苹果手机充电爆炸丨改革开放40周年·风起天心(十二) 【荐读】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天心工会

丨改革开放40周年·风起天心(十二) 【荐读】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天心工会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基本单元之一。每个人的生活品质都与社区环境紧密相关。
从2000年代提出“提质繁北、拓城兴南”战略,配合长沙市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到2003年将背街小巷提质改造纳入城市建设的议题,到2014年初启动“民生立区”三年行动计划,做好背街小巷的管理与提质,再到2017年老旧社区的提质提档……改革开放40年来,长沙市天心区在城市升级更新的过程中,“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一以贯之,同时,注重保护与改造城市并举,注意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护城市肌理,传承历史文脉。

▲梅岭社区南园小区
11月19日,家住长沙市天心区韶山南路248号南园小区的谭学文和陈建美老两口携手走在小区林荫道,阳光透过300年的古樟树高大的树干倾泻下来,光影斑驳。路旁的房子青砖黛瓦,素雅古朴。不远处的长沙图书馆南园分馆,居民正在翻阅书刊。
对于陈建美两口子来说,眼前的一切就像做梦。2016年开始,长沙全面启动老旧社区提质提档工作,天心区铺排了10个重点社区和23个标准化社区。文源街道南园小区的提质提档颇具标本意义。
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将历史文脉浸润城市
天心城区很大一部分位于长沙老城区,有200多条小街小巷,老旧小区提质提档既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宜居环境,又可以实现空间再造,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老城区内棚户密集,西牌楼、金线街等老街巷还是麻石路面。部分居民的水、电、燃气、如厕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房屋漏水严重,道路拥挤且安全隐患很大……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城市发展格格不入。
1999年开始,天心区拉开全力实施“繁北拓南,两沿四区”发展战略的序幕。2003年11月4日,天心区委将改造背街小巷纳入工作重要议程。当年杭州嘟嘟城,天心区完成了北部城区24条背街小巷的提质改造哈啰僵尸,共改造道路6.3公里,大古道巷成为全市首条街巷提质形象样板路,古潭街成为全市首条最具人文特色的历史文化街。
2005年,全区113条背街小巷列为改造对象。为突出背街小巷提质改造特色,2005年6月,天心区邀请长沙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85名师生参与到10条特色街巷的规划设计。改造提质的街巷结构、规划不尽相同,最长的金盆路820米,最短的姚家巷只有18米。所有经改造后的街巷都做到了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景点,如三府坪街突出长沙历史文化名人功绩择夫记,衣铺街则保存修缮了湘籍名将旧居。青山祠戏剧一条街——福王陵园——妙高峰城南旧事特色街巷的建设,采用仿古手法危险同居人,挖掘长沙民间戏剧资源沛小岚,突出“戏剧之魂、民间文艺、园林之美、湖湘之情”的理念;西文庙坪和古潭街历史文化街巷建设潭溪山,以西文庙坪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重现长沙学府风采,采用仿古手法,按明清的房屋建筑风格进行仿古装饰,再现了古长沙的风土人情和市井文化,并成为长沙市首条历史文化特色样板街。
2006年,背街小巷的提质改造向社会综合整治转移,首先确定白沙井、文庙坪、长坡、井湾子社区为标准化社区的改造示范点。5月中旬,天心区率先在全市完成4全标准化社区综合整治的试点刘学周,时任省长周伯华指示将天心经验推广到全省。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年的背街小巷改造过程中,“历史文脉”“民生为本”等理念贯穿始终。区委专门发文强调:努力帮助居民排忧解难,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想方设法予以解决;文明施工,施工过程尽量不扰民;施工中尽量方便群众,及时清运破路土方,建设材料堆放有序……这些便民措施的推出,融洽了施工队伍与居民的关系。
2005年至2010年,全区经过改造重建的12条特色街巷,一方面极大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彰显本土的特色和活力,丰富了城市的历史内涵。这些深藏历史的背街小巷焕发勃勃生机。
老旧社区提质提档我的娜塔莎,就像搬了新家一样
去年上半年御用兵王,长沙全面启动老旧社区提质提档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500个老旧社区分批升级改造。路该怎么走?天心区给出的答案是:坚持“民生造福”战略为总体目标,破立结合、科学规划、大胆探索,确保民生改善、群众满意,撬动社区实现有机更新,打造社区提质提档的“天心样本”。
社区全面提质提档工作被列为天心区重点推进的九大‘民生造福’工程之一,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并探索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点、部门协调联动、街道为主实施的推进机制。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等亲自联点指导社区提质提档工作,带动形成了联点领导深入社区一线,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的风尚。
2017年3月,一张巨幅的南园小区提质提档改造效果图被放置在小区出入口的显著位置。“看到精美的效果图,大部分居民很兴奋,感觉生活有了盼头。”陈建美说。文源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社区先后召开各类会议11次,走访居民600余户,收集归纳整理意见100余条,为把脉南园提质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老旧社区提质的过程中,历史文脉的传承被屡屡提及。文源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南园小区特点也非常鲜明,三百年古樟树历经风雨虫害屹立不倒,同时小区毗邻中南大学铁道学院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厚重的文化底蕴。去年下半年,社区全面提质提档时,南园小区重点提质了“三大件”:更新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功能硬件设施、融入小区文化元素。28栋居民楼有几个特色的景观,以“忠”“义”“孝”“德”等传统为“教材”,60余块做工精细的宣传画悬挂在墙面上,让居民随时随地都能学孝悌、知礼仪,感受南园小区特有的文化内涵。

南园小区提质提档工程完工后,一家名为“辉胖子”的“网红”餐馆又成为小区居民们关注的焦点。位于小区24栋的辉胖子私房菜馆已在小区营业多年,生意十分火爆。饭店虽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但效果不明显,大烟囱装在墙体上阎孝国,直冲楼顶,给居民带来了噪音和油烟污染。同时,众多食客的车辆进进出出,也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停车及行车问题。小区居民多次提出诉求,要求尽快拆除。文源街道食安办、城管办、环保办及社区工作人员开始了对辉胖子餐馆长达5个月的政策宣讲和劝导……面对工作人员的苦口婆心,今年11月5日,辉胖子餐馆最终搬离。
变化太大了,就像搬了新家一样。”陈建美说辉县天气预报。完成社区全面提质提档的小区看上去一切都是新的:苍翠的竹子点缀清水白墙,显出几分雅致;300岁的古樟翻修了花坛,穿上了“护腰”。老旧小区华丽转身,路平了、绿多了、灯亮了、车畅了,全新蝶变让居民的幸福感不断升级。
创新推进社区提质,临时党支部成为纽带
几乎在同一时刻,离南园小区约2公里的芙蓉南路社区,一场同样的提质提档改造也正在开展。天心区委副书记朱远红在芙蓉南路社区调研提质提档工作时表示,在推进这项民生工作时,基层党支部要发挥作用,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芙蓉南路社区提质提档项目指挥部创造性地设置临时党支部,大大推进了该项惠民工程。
芙蓉南路社区提质提档的重点区域是长沙水泵厂生活区。“夏天蚊子成堆,下雨天污水横流,没地方下脚,”支部委员丰国强说,再加上基础设施陈旧、地下管道堵塞、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老旧小区病”日渐突出。提质改造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积物”。有位居民在家门口的地里种了几十平米的菜,楼道里堆满了杂物,上个楼梯都要侧着身子,更夸张的是家里甚至床上也堆满了各种杂物。“家里光热水瓶就有30个。”丰国强第一次上门去做工作碰了一鼻子灰。后来,丰国强“曲线救国”,找他的儿女和朋友轮番上阵做工作。最终,他同意把家里的杂物清理掉。原来不少居民在家门口种菜,甚至养鸡喂鸭,经过提质提档,小区告别了泥粘脚、灰扑鼻的生活。
从2017年7月进场施工到10月竣工验收,短短4个月,昔日脏乱差的老旧小区迎来蝶变,有了漂亮的社区公园、标准化的停车场有女不凡,居民们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社区提质提档工作推进得这么快,得益于临时党支部汪芷榆。”芙蓉南路社区书记熊娜介绍说,在提质提档过程中,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成为了连接施工方和社区居民的桥梁和纽带。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有居民向临时党支部党员反映,哪些地方还可以更完善闽北互动论坛,再由这些党员向施工方提出,让施工方案更加优化。施工过程中,这些党员们把起质量关也是毫不含糊,“做屋顶防水工程时,有几个做过工程的老党员冒着大太阳爬到屋顶,盯着施工人员操作,从材质的使用到施工的程序全程监控”。
“2016年启动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天心区共完成了69个社区的提质提档,目前部分社区正在抓紧扫尾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娱乐大丈夫。”12月2日,天心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提质提档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升级。硬件方面,“五增、六改”(增路、增绿、增亮、增网、增空间;改水、改电、改气、改危、改卫、改管线),让社区更宜居,“软件”方面按照“七配套”(配套社区阵地、物业管理、教育、医疗、养老、文体服务及菜市场)的基本标准,坚持提质与管理相结合,让居民生活更方便。
老城区有机更新,让老街留下长沙人的“乡愁”
在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即将收官之际,天心区在今年3月底召开老城区有机更新暨棚改征收工作推进会,吹响了老城区有机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的“冲锋号”。
根据规划,天心区辖区内北至五一大道,东南至白沙路、人民路、建湘路,西至湘江大道,面积约3.15平方公里的区域为老城区有机更新范围,分为太平街片区、火宫殿周边片区、西文庙坪片区、天心阁周边片区、白沙古井周边片区、南门口周边片区和湖南第一师范周边片区共七大片区,涉及有机改造类项目12个。区有机更新办介绍,目前全区12个有机更新项目中,历史步道妙高峰段和青山祠社区有机更新项目、白沙路(劳动路—人民路)两厢城市有机更新改造工程、燕子岭及熙台岭社区有机更新项目等10个项目已开工,1个项目即将开标、1个正在办理手续。
天心区出台的老城区有机更新工作方案称,太平街片区将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对太平街两厢街巷的路面、房屋、管网、站厕等进行提质改造;火宫殿周边片区太平路及两厢有机更新项目,主要对太平路(解放西路—人民西路)建设和两厢进行有机更新,长约400米……未来,天心区将以宜居性、持续性为目标,坚持“留、改、拆”相结合,不断推进城市文化传承和现代化建设,让老城区更有长沙味,让老百姓提升幸福感。
离太平街不远的天心区西文庙坪就是亟须改造的老街代表。“道冠古今”牌坊是文庙坪最有名的建筑,也是长沙城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石牌坊。在西文庙坪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家说,西文庙坪的房屋大多比较破旧,道路狭窄拥挤。现在街坊邻居们都盼望着改造后,西文庙坪能像太平街一样变得漂亮、整洁、繁华。
长沙城正加速奔向未来,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如何让城市里的人留住记忆中的长沙味道?天心区的做法是,有机改造类项目主要是对文物建筑等通过修旧如旧进行保护性修缮,对古城风貌核心区保护街巷、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等实施有机更新,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沉淀,呈现历史记忆;对老城区范围内的房屋和道路、管线、公共站厕、文体设施、停车场、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设施进行提质改造和功能完善,提升居民的宜居度和幸福感。
“老城区城市有机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直接关系到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品质的提高,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从大处着眼新烈火情挑,从细节落地,真抓实干。同时要以对历史文化的强烈敬畏感,将天心文脉传承、保护、发扬好。”朱东铁表示,下阶段天心区将举全区之力,集中力量、时间、资源,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落实任务,高标准、高水准做好规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苹果手机充电爆炸,加大居民群众参与力度,全力加速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宜居城区,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具幸福感。
时间线
改革开放40年
1999年
天心区拉开全力实施“繁北拓南,两沿四区”发展战略的序幕。
2000年
9月,天心区委区政府在分析区情,透视宏观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繁北拓南、两沿四区”为核心的战略思路。
2002年
区第二次党代会将全力实施“提质繁北、拓城兴南”发展战略正式写入区委工作报告。
2003年
2月19日,天心区委印发《长沙市天心区2003年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将改造背街小巷工作纳入城市建设议题,古潭街、西文庙坪、小古道巷、大古道巷、倒脱靴巷、天心街等24条背街小巷得到提质改造,获长沙市城市管理优良工程奖。
2005年
5月30日,天心区街巷提质工程指挥部成立,全区113条背街小巷列为改造对象。并制定了街巷提质工作方案,对特色街巷的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划。张瑶萱
2006年
背街小巷的提质改造向社会综合整治转移,首先确定白沙井、文庙坪、长坡、井湾子社区为标准化社区的改造示范点。
2014年
启动“民生立区”三年行动计划: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来改善民生,坚持每年实施100个以上事关百姓生活的民生项目,并要求各街道每年至少配套300万元民生专项资金,切实完善长期被忽视的背街小巷的基础设施与社会管理。
2017年
天心区启动老旧社区提质提档,坚持以“适用、经济、绿色、美观”为原则,铺排了10个重点社区和23个标准化社区,统筹解决居民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
行动派
统筹推进集中解决民生问题
过去有些地方搞民生项目各单位分散、零星实施,有点像撒胡椒面,钱花了,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天心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民生造福”战略,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民生工作的推进和民生项目的实施,梳理出了社会保障托底、食品安全、平安畅通、学校建设、社区提质提档、造绿复绿、美丽乡村、生态环保、文体健康九大民生工程,并将九大民生工程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中推进民生实事的办理。
同时,区级成立民生造福工程办公室,统筹监督考核每一项民生工程,每半个月进行督查通报,以相关部门的压力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统筹实施不仅保证了财力有计划可持续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民生造福工程的实施效果。
2014年集思吧,天心区就提出“民生立区”战略: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来改善民生,坚持每年实施100个以上事关百姓生活的民生项目,并要求各街道每年至少配套300万元民生专项资金,切实完善长期被忽视的背街小巷的基础设施与社会管理。“高楼大厦易建,背街小巷难管”,为提高民生资金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天心区坚持所有民生改善项目由群众“点菜”,政府照单“做菜”,解决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民生“小事”,包括水电气改、修路造绿、危房改造、街巷整治、消防整治、停车场建设等。
来源:微天心

作者:admin 2014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