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头中医传奇: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乡村杏林之家

中医传奇: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乡村杏林之家

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甲斗王。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刘绰琪,即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间,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医家。人 物 简 介
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河间人,世称刘河间。他从25岁开始研究《内经·素问》,直到60岁从未中断,学识渊博。他据《素问》病机19条,阐明六气过甚皆能化火的理论。故治法上多用寒凉药,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对后世温病学说有所启发。为中医学各学派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 要 经 历
刘完素自幼聪明好学、喜读医书。在他25岁的时候,母亲突然得了重病,曾经三次去请医生治疗,却都没有请到,致使母亲的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萝卜头不久便病情恶化而死亡。这段不幸的经历,使刘完素悲痛欲绝,感慨万千,恨自己不懂医学而痛失母命,从此立下志向,专心学医。
他初曾拜陈先生(陈师夷)为师,学成后独立行医,声誉渐隆。其为医,独好《素问》,朝夕研读天逸荷,手不释卷,终得要旨,并根据其原理,结合北方环境气修特点,及民众饮食醇厚、体质强悍的特性,围绕《内经》病机十九条,倡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名盛于大定、明昌年间(1161~1195年)。金彦宗曾三次征聘,坚辞不就,章宗爱其淳素,特赐号为“高尚先生”。随着他的创新理论广泛流传,师从者甚多,先后有荆山浮屠、葛雍、穆子昭、马宗素、镏洪、常德、董系、刘荣甫等从之,私淑者也不少,如张从正、程辉、刘吉甫、潘田坡等,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浓情中南,形成金元时期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河间学派”。
著 作
刘氏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年)15卷,《素问玄机原病式》(1186年),《内经运气要旨论》(即《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1186年)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三消论》《附《儒门事亲》》,《素问药注》(已佚),《医方精要》(已佚)江望兵,其他托名刘完素的著作还有《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河间刘先生十八剂》、《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刘河间医案》等。后人多把完素的主要著作统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代嫁奴妃,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

为了进一步总结整理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使其更广泛地运用于现代中国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罗刹海市,使其更广泛地运用于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出版《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之机,对刘完素的原著《黄帝素问宣明论文》《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三消论》《保童秘要》共7本,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校注和研究,编成《刘完素医学全书》。学 术 内 容
刘完素认为火热病机非常广泛,故而对于风、湿、燥、寒等一些病证,刘氏也从火热阐发,这样就形成了其以火热为中心的学术观点。其中死神与少女,刘氏强调了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生火热,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六气皆能化火”学说。刘氏认为风气与火热的关系十分密切,风有助火势之力,若已有火热之证,再兼有风气至尊赌神,则又可使火热病症表现更为突出。另一方面,病理上的风,又往往因火热过甚而成。而且,风与火热之气,在病变过程中,又往往容易相兼为病,这样风与火热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了。对湿与火热而言,刘氏认为人体感受热邪之后,由于火热怫郁于人体之中,造成气机不得宣行,则津液不布,水湿不运,停于人体成为水湿之邪。此外,若湿气闭郁,阳气不得宣通,亦可以内生火热中江表妹。湿与热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了非常密切的关系。
就燥与火热来讲,刘完素认为燥邪性属秋阴,属阴邪范围,并提出了治疗原则“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慎毋服乌、附之剂”。他认为:“金燥虽属秋阴,而其性异于寒湿,反同于风火热也”。即指燥虽属阴邪,但又有与风、火、热等阳邪类似的特点小熊一族。而火热邪气伤人往往表现出干燥之象。这样,燥与火热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了。至于寒与火热,一为纯阴,一为纯阳,水火难融,二者不可相兼为病。刘氏指出,寒性收引,感寒之后,闭塞其外,阳气不得宣通而怫郁,也可以成为热证。而“心火热甚,亢极而战,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栗也搜疾病问医生。然寒粟者,由火甚似水,实非兼有寒气也。”说明寒郁可以生热,热郁可见寒证,寒与火热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这样,就形成了以火热病机为中心的六气病机学说。
临 床 应 用
刘完素不仅重视外感热病的病机与治疗的探讨,同时对杂病的证治亦十分重视。如对消渴病认为,“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已与后世分消渴为上、中、下消三种,上消多渴,中消多食,下消多尿基本一致。而且对此病的病机认识也很有见地。他说:“如此三消者,其燥热一也,但有微甚耳。”因此,在治疗时,刘氏主张“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一身津液之衰健全机斗士,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强调了清除肠、胃、心诸脏腑之热而补肾水之衰,是主要治法。若津液得生,燥热得去萝斯·莱斯利,则消渴自除。

对于中风,在刘河间以前,多从外风论治。唯刘氏在“六气化火”、“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理论指导下,在《内经》“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病机启示下黑颜知己,提出中风一病乃由内而生,并非外中风邪,而是阳盛阴虚、心火暴盛、肾水虚哀的病机所产生的。其病因多是情志失和、五志化火所致。刘氏的这些论点,纠正了前人以外风论中风的谬误之说,是对中风病机学说的发展。虽然,刘氏提出中风的内风论,治疗方法尚不十分完善,但对后世还是颇有启发的。轶 事 典 故
一、某次乡间行医,路遇一少妇难产“假死”,拟葬之。刘完素听说缘由,给其把脉,刘梦夏认为尚有救,便用银针穴灸。顷刻间,孕妇苏醒,产下婴儿。从此,“神医刘完素”大名远播;“一针救二命”为人乐道。其事迹,甚至被演绎成神话故事广为传播。
二、1191年,金章宗-完颜璟的女儿得重症,御医无策。帝传旨:各州府荐医。河间知府吴锐将刘完素推荐给皇帝。刘用三副中药将其治愈。章宗欲封其为太医,刘坚辞不受,并借故溜走,之后在保定一带行医授徒。
人 物 评 价
刘完素医疗经验丰富,学识渊博,行医范围广阔。对内经、素问、运气多有研究,且见解精辟,并创“寒凉派”。他研究了南北方诱发疾病的不同因素,首倡火热论,将《素问·至真要论》中所讲的病机十九条大加发挥,将六气引起的21种病症扩大到181种,并指出有56种是由火热引起的夺命开学礼,提出火热病理论彼得沃克,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刘完素与正定的李东垣、婺州朱丹溪、河南张子和并称“金元四大家”而居其首。他首创的“防风通圣散”至今仍为治疗表里俱实及外科病毒之良方。时人称之为神医,成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
后 世 影 响
后人为了纪念刘完素对人民做出的突出贡献,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中,不断地为他修建庙宇,镌刻石碑,歌功颂德。直到今天,河间县西九吉乡的中刘守村和后刘守村之间还有他的墓剑师全职者,“刘爷庙”曾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毁,解放后又重新整修,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举行隆重的庙会来纪念他蔡敏莉,足见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四库全书提要》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中国医学发展到金元,形成了医学流派“四大家”,即刘完素(守真)、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争鸣的局面。
刘完素辞世后,保州、河间十八里营、肃宁洋边村都建庙宇纪念,而且河间十八里营更名刘守村,肃宁洋边村更名师素村(取纪念刘完素之意)。明正德二年(1507)救封刘完素为“刘守真君”,圣名贯古。明万历年间(1600前后)师素村刘守庙扩建为“刘守真君”庙。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师素庙会延续至今,成为县境一年两度的物资交流市场。

保定的刘完素庙
保定市、肃宁师素村,分别于1984年、1993年重修刘守真纪念堂(刘守庙)和刘守真君庙。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作者:admin 2015年0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