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正常值严打毒品犯罪 强化综合治理-云和县人民法院

严打毒品犯罪 强化综合治理-云和县人民法院
习近平就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走中国特色的毒品问题治理之路
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

毒品犯罪是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它不仅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可能诱发其他刑事犯罪,历来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对象,目前毒品犯罪已逐渐成为一种多发性犯罪,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很大危害。
为有效打击犯罪怀仁一中吧,预防毒品犯罪,浙江云和县法院成立课题组,以丽水市两级法院2014至2017年审结的毒品犯罪案件为样本,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图一:全市两级法院2014-2017年审结毒品犯罪案件年度分布情况表

图二:全市两级法院2014-2017年审结毒品犯罪案件涉案罪名情况表
一、基本情况
2014至2017年柴嵩岩,浙江省丽水市两级法院一审审结涉及毒品犯罪案件462件,涉及840位被告人,其中上诉案件99件,上诉率为21.43%。经综合分析,具体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从犯罪案件数量上看,呈现增长态势。
全市两级法院2014至2017年审结的毒品犯罪案件总量从2014年的74件到2017年的166件,整体上呈现增长,但局部呈现略微下降的态势,具体情况如图一。
2.从具体罪名上看,涉案罪名较为集中。
全市两级法院2014至2017年审结的462件毒品犯罪案件中,涉案罪名主要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及容留他人吸毒罪。其中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案件255件,占毒品犯罪案件总数的55.19%,容留他人吸毒案件164件,占毒品犯罪案件总数的35.50%,具体情况如图二。
3.从犯罪主体看,多为男性青年。
2014至2017年,审结的毒品案件中840名被告人中,男性青年有680名,占被告人总人数的81.01%,并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男性青年占比57.65%。女性毒品犯罪数量增长较快,从2012到2017年增长率为80%。
4.毒品犯罪团伙化现象突出。
2014至2017年毒品犯罪案件数与总案件数比较的相对数量没有明显的增长,但是涉案人数却有爆发性增长的趋势,这说明毒品犯罪团伙现象十分突出。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3人以上团伙作案犯罪案件86件,占总数的19.61%。同时在团伙作案中,涉及10人以上的,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7件。团伙之间各被告人形成共同的利益关系,组织较为严密,关系较为固定,中间经常夹杂着情侣、友情、亲情等情感因素,更加不容易曝露。
5.从文化程度上看,被告人学历低者居多。
2014至2017年,全市两级法院审结的毒品案件中840名被告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702人,占被告人总人数的83.5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38人,仅占被告人总人数的16.43%。受教育程度低,是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之一泉视界。
6.从量刑上看,累犯和再犯率高。
全市两级法院审结的毒品案件840名被告人中,有犯罪前科、曾被强制戒毒的比例高达72%。受毒品高依赖性和高利润诱惑南高营贴吧,多数毒品案件被告人逐步加入容留他人吸毒、贩毒队伍,导致毒品犯罪累犯、再犯比例增大。
二、原因分析
1.管控原因。
毒品犯罪之所以呈现增长态势,一部分原因是累犯和再犯现象,之所以出现再犯,主要是治理毒品犯罪的手段目前仍然是重打击、轻预防,综合治理手段不完善。同时社会管控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娱乐场所和服务行业为招揽生意,增加营业收入,对在其场所进行的涉毒犯罪行为往往持放任的态度。毒品犯罪、毒品交易相对隐蔽,而社会监管、防控、矫正机制又相对薄弱,禁毒措施不得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力度和禁毒效果。
2.市场原因。
一方面毒品是国家严格管制的违禁品,但利润极其丰厚,不少人为获得巨大利润不惜铤而走险,据了解,毒品利润通常为成本的5至10倍,巨额回报成为了毒贩乐此不疲的内在动力和力量源泉;另一方面毒品存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是毒品犯罪的一大动因,对毒品犯罪的频发起着重要的诱导性作用,近年来,非法吸毒者越来越多,对毒品的需求日益增多,使得从事制毒、运毒、贩毒的人员越来越多,涉毒犯罪增长较快。
3.执法、司法方面原因。
由于毒品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不断提升,运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再加上本身毒品犯罪的隐秘性,导致公安机关侦破此类案件有较大难度。以云和县人民法院为例,公安机关除了现场抓获容留他人吸毒案件能充分证明犯罪事实外,其余案件的审查大多数依赖于口供,如遇犯罪分子拒不交代的,很难搜集到相关证据。
三、现实困境
1.相关证据认定及收集难。
一方面证据充分性困境。实践中毒品犯罪的证据形式相对单一,主要是毒品本身以及相关的证人证言等,认定犯罪事实仍然以言词证据为主,缺乏其他证据的印证,一旦没有发现毒品物证,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当庭翻供,导致司法机关根据所掌握的证据无法推导出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毒品犯罪行为的必然结论,进而使庭审陷入相对被动的局面。另一方面证据收集困境。由于社会治安压力的增加,侦查机关往往将精力更多放在与犯罪、法定量刑情节有关的证据收集上,而忽视酌定情节、个案情节等,导致在量刑上出现偏差。
2.特殊情形下贩卖毒品数量认定难。
在制造甲基苯丙胺(冰毒)犯罪中,除查获毒品成品外,往往还会查获大量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固液混合物、块状物、粉末状物等非常态物质论他妈的。这些物质通常是制毒过程中产生的半成品、废液废料,也可能是用于加工甲基苯丙胺片剂的原料。目前又没有明确如何将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固液混合物、块状物转换为毒品数量的规定,故仅能作为量刑的情节考虑。
3.毒品来源难以查清。
查获毒源,并将其一举捣毁,才是打击毒品犯罪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在实践中,毒品来源问题却很难查清。从全市审结的毒品案件不难看出,本地区毒品犯罪活动属于毒品贩卖的末端,多为零星散包,被告人或是拒不供述上线或是辩称从素不相识之人手中购买毒品,致使毒品来源难以查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
4.特殊行为下的认定难。
毒品犯罪领域“以贩供吸”现象十分普遍张铁生,此种情况下董月月,被告人持有毒品行为与贩卖毒品行为往往在认定上出现模糊,如果没有其他证据相印证,仅凭被告人口供,很难将犯罪事实查清小鸭五笔。在比如被告人孙某将毒品卖给赵某、刘某九阳绝脉,二人因怀疑毒品有假,就在孙某处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此案中,孙某是定一罪还是数罪存在争议,认定犯罪罪数难。
5.被告人主观明知的认定难。
根据犯罪构成理论,毒品犯罪行为人必须是主观上明知其行为违反我国《刑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才能构成相关的毒品犯罪,因此,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明知”就必须得以证明,才能对其定罪量刑。然而疯狂医神,我国现行法律对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明知没有具体规定,这就造成实践中对“主观上明知”的认识不一,进而导致把握尺度不一,造成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同时被告人的口供前后不一、当庭翻供甚至以在接受讯问时遭到刑讯逼供为由来推翻自己关于案件的供述等情况,给案件承办法官带来不必要麻烦,影响案件的审理。
6.毒品案件的财产刑执行难。
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规定在定罪量刑时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案件审理中,一般都会适用财产性,但在执行过程中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部分毒品案件中,涉毒资产难以界定。另一方面毒品犯罪分子多为无业人员或者务工人员,无固定收入来源,无足额财产可供执行。以丽水地区执行案件较少的云和县人民法院为例,在审结的55件88人中,犯罪嫌疑人系无业的78人,占88.63%,系农民的8人,占9.09%;系个体户的2人,占2.27%;在毒品案件涉及刑事财产执行的案件中,执结率仅为40%。
四、建议及对策
1.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顾人麒。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管控体系,坚持把重点涉毒人员的管理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键基点,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监控帮教工作;
二是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协调发挥好相关部门的作用。对在处理毒品案件过程中发现的宾馆、娱乐场所涉毒的情况应及时通报给相关职能部门,以利于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管理,净化和改善社区文化环境;
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相关单位或是相关人员不作为等责任;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戒毒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五是建立监督机制,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做好预防与打击工作;
六是建立预警机制,及时了解掌握毒品违法犯罪的新情况、新动向,及时分析预测,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2.加大依法严厉打击力度。
一是充分运用刑罚严惩毒品犯罪行为,达到有效打击、震慑及预防毒品犯罪的目的;
二是深入开展毒品调研工作,分析本地毒品犯罪的特点,发现涉毒案件的趋势规律,提高应对毒品犯罪的能力;
三是加大财产刑执行力度,对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进行依法追缴,针对罚金及时予以强制执行,切实加大对毒品犯罪分子的经济处罚力度。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完善毒品认定相关规定,以司法解释或者指导案例形式对在实践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作出规定,便于在实践中操作,避免出现裁判乱象;
二是规范“非法证据排除”适用。刑事司法实践应更严格非法证据排除相关程序规定,余美颜明确应排除的情形以及应予补正的情形,以督促执法人员、侦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规范取证,指导检察机关、法院正确采纳证据。
三是完善适用“推定明知”。严格适用,明确事实推定适用的范围血常规正常值,完善监督规制,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4.提高毒品案件判决的执行率。
多方拓展执行路径,避免因为被告人的财产不足而使财产刑判决的执行“无路可走”,在被告人的个人财产不能满足判决的执行时,既要做好动态跟踪被告人的财产情况吕美乐,以便随时执行,又要设法通过对被告人做工作,向其说明主动及时履行判决的重要性以及判决履行对其自身的有利之处,提高其执行的积极性,促使其通过求助于其亲友,由被告人的亲友代为垫付等方式,来保证判决的执行。
作者:云和法院课题组 胡旭芬 张 奇 梅婷婷
作者:admin 2018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