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宝宝中华民族的脊梁不止岳飞、文天祥,还有他-江苏旅游培训

中华民族的脊梁不止岳飞、文天祥,还有他-江苏旅游培训
点击蓝字,轻松关注
在西湖边,有一座灰瓦白墙的古代建筑,前殿正中,放了一块巨大的石灰岩,这座建筑就是位于杭州的于谦祠。

说到石灰和明朝名臣于谦,马上让人想到他的那首《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有人说,这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为国为民,虽粉身碎骨,却心甘情愿。
那么于谦这位生活在500多年前的文人士大夫,是什么让他在小小年纪,就励志成为文天祥那样有气节的人?是什么让他在国家危难之时毅然决然挺身而出?又是什么让他在无兵无粮的情况下,守住了北京城,保住了大明江山。
到底是什么在他蒙冤入狱后毫不辩解,从容赴死?

1一身清白,两袖清风
一个真正的英雄,一定是一个品格高洁之士,就明代的文人士大夫而言,如果论人品高洁,恐怕很少有人能出于谦之右。
“两袖清风”便出自这位明代的“救时宰相”。
于谦是永乐年间的进士,到了明宣宗的时候已经升职到晋豫巡抚,就是河南山西两省的巡抚,中间隔着太行山,两边跑,十分辛苦。于谦在晋豫巡抚的位置上,一坐就是18年,在这18年间,为官清廉,关心民生,在当时的民间,就获得了“于青天”,“于龙图”的美称。

明英宗时期,宦官乱政现象极为严重。因为王振乱政,当时朝野,无不仰王振之鼻息。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坚持独立品格,从来不奴颜媚骨的人,于谦。
于谦在做了18年晋豫巡抚之后,要回北京述职,当地官员为于谦送行时,看于谦的行李只有一些简单的衣物和几本书柳家边记事,送行官员和朋友就对于谦说:
“大人,难道您不知道天天饮食面食,现在王振专权,他贪得无厌,只要给贿赂,就都好办。那些不给贿赂的人,就倒霉透了,虽然大人为官清廉,家无余财,但是好歹可以带点土特产啊。”
于谦听后一笑道:“吾唯有清风而已,且交际之物几何,而闾阎短长可畏也。”
我哪有什么财富啊?我只有两袖清风而已。为官者雯雅婷6视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百姓的评价,我没有什么东西可带,要带就是两袖清风。
所以,在路上,于谦做了《入京》一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典故就出自于此,可见于谦的品行高洁。
果然,于谦回到北京述职,虽然劳苦功高,但是不肯向王振送礼、低头。王振非常恼火,觉得于谦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罗织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要处于谦以死刑。
但是王振低估了于谦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晋豫两省的百姓,听说王振要处于谦死罪,就组织起请愿团。最后王振没办法,就只得为自己找台阶下,说是把另一个于谦当成了这个于谦,这样于谦才得以获救,当然,于谦也遭到贬谪。
于谦虽然从王振手里死里逃生,但大明王朝却险些没能从王振手里死里逃生。

2“救时宰相”挺身而出,挽救民族危亡
公元1449年,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发大举进犯。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的劝阻,执意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一战,周盛俊杰大明遭遇到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危机。明朝大军死伤数十万,五十余重臣全部被杀。明军最精锐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主力也全军覆没。大明王朝的一国之君成为阶下囚。而且土木堡距离都城北京仅约120公里,瓦剌的铁骑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城门之下。
于谦出生那年,刚好是朱元璋去世那年,所以民间一直流传于谦就是朱元璋留给子孙的保护神。
在于谦少年的时候,一个高僧看过于谦面相之后,曾预言,将来他必定是大明王朝的“救时宰相”。所以现在,就是这个预言兑现的时候了。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众臣乱成了一锅粥。因为王振不仅带着英宗去御驾亲征,而且裹挟了大半个朝廷的官员。当时留守北京的是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

朱祁钰
大家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皇上都在别人手里了,如果也先带着英宗兵临城下,那大明王朝怎么办,北京怎么办?
此情此景,让大家不禁想到300多年前的“靖康之变”,这个情形和现在明王朝面临的非常相似。所以大臣们难免想到迁都南逃。虽然大家想到这一幕,但是没人敢说。只有一个家伙,最后忍不住跳出来说:“当今之计,只有一办法,南迁!”这个人就是徐珵。
徐珵在说到这个提案的时候得意洋洋,说的唾沫横飞,兴高采烈,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大喝一声:“言南迁者,可斩也。”
站出来说这话的人,就是当时的于谦。于谦身材高大,相貌伟岸胡灵灵,尤其声若洪钟。所以这次站出来大喝一声,徐珵一听,吓得直哆嗦。
于谦接着说道:“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北京是天下之根本,一动,根本就失去了。迁到南方,一定是苟延残喘,当年南宋的那段历史教训,就是前事之师。一寸土地也不能退让,这个时候一退让,气势一弱,后患无穷。
郕王朱祁钰一听,频频点头,朝臣们也都纷纷开始议论,觉得于谦说的才有道理。而且于谦的那种气概鼓舞了大家。
郕王朱祁钰这个时候升于谦为兵部尚书。于谦临危受命。虽然只是一介书生,此前从没打过仗,但是临危受命,他丝毫都不谦让胆怯。郕王朱祁钰命他全权主持抗战事宜,于谦说:“谦虽一介书生,素不知兵,然当此位居,敢不受命。”
52岁的于谦临危受命,面对的是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战争,明英宗深陷敌营沦为人质,京城中军队粮草殆尽,城中百姓惊慌失措,朝廷百官士气低落,敌军随时兵临城下,惶惶不安。
确实,如果南逃会痛失半壁江山,而如今坚守北京城,一旦战败,毁灭的将是整个大明王朝。于谦深知此一战,只可胜,不可败。那么要打赢这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战争,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接下来的北京保卫战,于谦还有三大难题,一没兵,二没粮草,三没领导者。于是于谦急调全国各地的预备役部队,短时间之内,各地勤王大军纷纷赶往北京,有22万之重。
没粮,当时北方的粮食总仓库在通州,离北京还有四十里,北京本身就没兵,也没人去搬运粮,来回搬粮的话汉尼拔将军,如果期间瓦剌骑兵赶来,那危险就大了。于谦急中生智,在全国招勤王之师的时候,同时下了一道命令,让所有进京勤王的部队都必须从通州经过,在经过通州的时候,经过通州粮仓,“自取军粮”,把自己所需的军粮带着。
最难的问题,是没领导。虽然郕王朱祁钰监国,已经命令把这个全权受命给于谦,做北京保卫战的领导。但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因为英宗没有死,在别人手里做俘虏,所以现在郕王朱祁钰只是监国。
如果也先兵临城下,把英宗往城门前一放,谁敢动刀动枪?这可是灭族的大罪。所以这仗没法打蛇鹤八步。危急时刻剑玉,又是于谦站出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于谦这时候主动挑头,拥立郕王朱祁钰登基。为国家,为天下计,于谦反复劝说,拥立郕王朱祁钰登基,这就是后来的景泰帝朱祁钰。
这样,于谦运筹帷幄,调兵,运粮,拥立景泰帝。短短一个月时间,于谦一改京城内萧条景象,激发士气,鼓舞百姓作战。

3有胆有识,挽狂澜于即倒
公元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十月,瓦剌首领也先挟明廷之计不逞,亲率所有精锐兵力直逼北京城。
十月十一日,瓦剌铁骑大军抵达北京城下,北京保卫战打响。
试想当年的于谦穿上沉重的盔甲,登上北京城,看着城下也先军旗,和来回驰骋的瓦剌铁骑,胸中激荡的可是年少写下的那首诗: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弊,不苟而全。
当日于谦下令,二十二万大军全部开出九门之外,分派逐将守护,如有丢失者,斩;临阵先退者,斩,出城后九门关闭,擅自放入城者,斩。
瓦剌铁骑选择德胜门作为主攻方向,派两个弟弟率一万铁骑作为先锋,他率大军随后跟进。当时的瓦剌主力都是骑兵,擅长机动作战,明军的主力在土木堡已经损失殆尽,这时候以步兵为主,如果和骑兵在开阔地带进行平原作战,是要吃亏的。

所以像于谦这样的文官带兵打仗,一定得智斗。于谦就紧急训练士兵,使用神机营火器,让神机营埋伏在瓦剌进攻德胜门必经的村子里。于谦以小股部队引瓦剌一万骑兵进镇。
进镇之后,骑兵特长就发挥不出来了,而此时,埋伏在村舍之间神机营的万杆火器一起发射,导致骑兵部队乱作一团,一万多瓦剌骑兵在短时间内就被明军的神机营歼灭殆尽。随后神机营迅速撤离战场,撤回德胜门附近。
也先的两个弟弟战死在明军的埋伏圈里,气急败坏,就率领全部主力,准备与明军在德胜门下展开决战邪魅魔女。
也先一到德胜门前大吃一惊,按道理明军的骑兵早已覆灭,没想到一队队骑兵列阵德胜门前。
原来,于谦启用了一个边关大将石亨。石亨在土木堡之变中,因带兵不利被下诏狱之中,然后于谦破格使用了石亨。石亨是边关大将,长期和蒙古人作战,最善率领骑兵,所以在短时间内训练了一只骑兵突击队。所以这时候,也先面临明军的骑兵又愣住了,这一愣之下,发起冲锋的时机就耽误了,反倒被明军抢先发起冲锋。据说当时瓦剌的骑兵也被冲的四零八落。
这时候于谦率明军主力围攻上来,双方一场鏖战,杀得难解难分的时候,这时候神机营都督范广又带神机营反身杀回。神机营的杀回mc大队长,使明军气势大盛,所以打到最后,也先发现实在难以攻下德胜门。
也先苦战一天,连北京城门的门边都没摸着。也先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退兵。
也先退兵之后扎营,于谦晚上带着火炮手,潜伏到也先大营附近,根本没有派明军去冲击也先的大营,只一阵火炮,轰的也先人仰马翻。后来也先看实在是打不下去,损失惨重,各地还有勤王的部队陆续赶来,又怕被截了后路,只好灰溜溜的撤出关外。
也先死活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皇帝都被抓了,这个叫于谦的人,凭着一些预备役部队,也先眼里的乌合之众,居然能打赢这场北京保卫战。
于谦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和坚守,没有军民一心的英勇奋战,北京保卫战也许是另外一个结局。
4英雄虽死,浩气长存
500多年过去了,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静静的坐落于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之中,这里是于谦的故宅,美丽的西子湖畔,于谦长眠于此。
“功满一身,谤满一身。”就在北京保卫战之后,为大明王朝立下如此功勋,拯救了天下的于谦,却要迎来自己人生最大的一场悲剧。
也先被打败之后,发现自己手上的英宗也就失去了价值,于是就把英宗放了回来军品专卖店,但是原来的成王朱祁钰,现在的景泰帝却不愿接哥哥回来。
这时,又是于谦主动站出来,说:“你哥哥回来了,也不会夺取皇位,但是我们的天子,不能沦落在外。”
他主张把英宗接回来。接回来之后,景泰帝还是不放心,就把英宗软禁,把自己哥哥软禁在南宫。
后来景泰帝的儿子生病死了,按道理,当初答应太后,要立英宗的儿子为太子,可是景泰帝私心不肯。这个时候有几个人凑到一起野生动物宝宝,图谋重新扶立英宗复辟。
这几个人中,一个是石亨,当年石亨被于谦重用,虽然功劳很大,但是上面始终有个于谦压着。
还有一个太监,叫曹吉祥,此人正是王振余党。
最关键的一个人物,便是徐有贞,他的原名,就是徐珵。就是那个大殿上,被于谦一声断喝,臭名昭著的徐珵,所以只好改名为徐有贞。
这些人一拍即合,后来拥立英宗“南宫复辟”。英宗夺回皇位之后,第一个受难的就是于谦。

徐有贞,以莫须有的罪名说于谦想要拥立外藩,拥立外藩是移族的大罪。这个时候,把内阁成员王文和于谦说是一伙的,要拥立外藩,下狱,论罪。
王文要辩解,说根本没有此事,但是于谦,只淡淡的在狱中对王文说:“亨等意耳,辩何益。”这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根本就是莫须有梁锡昌,辩论根本没用,他们既然想害你,一定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罪名来。
后来三法司会审,实在找不出罪名来,就问徐有贞。
徐有贞说:“没有拥立外蕃,就叫意欲拥立外蕃。”甚至英宗很痛恨于谦,但是他知道于谦是一个狷介高格的英雄,也知道在百姓心中,于谦地位非常高,所以徐有贞在害于谦的时候,英宗甚至说了一句“于谦实有功啊。”
可是此时徐有贞却说“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
名不正言不顺,英宗一想到危及自己,也只好默认。所以于谦后来被论斩。

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
后来于谦临刑那天,“阴霾四合,天下冤子”,天下百姓都知道于谦是冤枉的。
所以后来另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杭州任职时,看到于谦祠已然破败,自掏官俸,重修于谦祠,并亲笔提下楹联:“功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历史会证明,像于谦这样伟大的英雄,才是民族的脊梁,民族的希望。
因为于谦葬于西湖边,西湖边上还葬着两位英雄,一位张苍水,一位就是岳飞,所以袁枚有一首名言“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原来西湖之美,是因为旁边葬着像岳飞,像于谦这样的伟大英雄,天地人杰合为一体,这才是浩气长存。

于谦铜像,丹心抗节/乾隆题
正是因为于谦以后这样光辉的一生,才会有那样的千古名作: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来源:京博国学,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江苏旅游培训”或联系小编电话:025-86230256,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更多精彩内容
1、【最美在路上】旅行——治愈的良药2、【最美在路上】这里有篇导游词请多多关照~3、【最美在路上】心之所向是家乡~
关注我们
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您转发到朋友圈和更多人一起分享!
关注我们:搜微信号“江苏旅游培训”(js_lypx)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轻松关注!

作者:admin 2018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