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税局丨李路明 方力钧双个展,姚益青、张宇飞和刘政昕三人展燃爆美仑美术馆 东方艺术·大家-东方艺术大家

丨李路明 方力钧双个展,姚益青、张宇飞和刘政昕三人展燃爆美仑美术馆 东方艺术·大家-东方艺术大家



展览现场
2017年12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和往届一样,美仑美术馆的品牌展览“双个展”在“艺术长沙”开幕当天同期开幕。此次推出的双个展是“李路明:出版-时间&方力钧手稿2012-2017”,同时推出的还有“坏的又一天”姚益青、张宇飞、刘政昕三人展乐圣是谁。此次展览作为第六届艺术长沙的平行展,与艺术长沙同天开幕,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视觉盛宴。

李路明的意义
——读李路明的书和画
文/冀少峰
评价李路明显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他本身就从事过当代艺术的批评与写作,更兼有辉煌的图书出版经历。而斐然的艺术实践及成就更让他声名远播。即使如此,并不妨碍对李路明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而不同履历背景的阅读者,亦可从李路明的个案研究中获得不同的启示和共鸣。

展览现场
生活中的李路明,平和、平淡、平易近人,淡然的外表难以掩饰的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坚强与自信。旺盛的创作激情包凡一,谦谦的长者之风,和其相处,带给你的是一种如沐春风般的软软的暖暖的共忆。他以令人惊异的统筹与策划能力,不仅续写了当代艺术出版的神奇,更以艺术的激情与才情在当代艺术的追索与探究的征程上留下了自我个性化的印迹。

展览现场
李路明的名气究竟有多大?当代艺术出版的多种书籍都出自他手。如果你偶然翻阅或不期然在书店中遇到一本当代艺术史书籍,多会看到责任编辑李路明,或是主编李路明。其扎实而又敏锐的艺术史判断也使李路明的出版往往是领风气之先。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李路明就是这个时代的一种象征。

展览现场
李路明在当代艺术出版方面享有盛誉,在当代艺术界令人尊敬。面对李路明的出版经历和视觉表达行迹,在惊叹之余姬剑晶,除了敬佩,还是敬佩。他特立独行的艺术品性,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探求,使阅读者不仅能聆听到收藏住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声音和信息,更体察到在当代艺术史的编撰出版所展露出的类似“办《挺进报》”似的雄心勃勃的构思。而艺术界对于李路明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其视觉图像的表达,视觉叙事逻辑的推演。其实他由当代艺术的批评与写作(在专业刊物上发表40余篇当代艺术专论)走向当代艺术的图书出版,进而转向艺术实践的表达,身份的转换与变换抵挡不住的是他对当代艺术研究与痴迷的一往情深问情诗。经他策划出版的系列图书刊物,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视觉见证。

展览现场
作为当代艺术30余年发展历程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书写者,李路明以自我真诚的视觉精神探求和视觉图像表达,清晰地传达出来了一个生命个体在纷纭变幻的大时代变局中的真诚思考和洞察性而又激情的表达。如果研究李路明的视觉图像,必然和其当代艺术的出版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论是视觉图像研究还是当代艺术出版,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会为阅读者带来一个有温度、有历史、有思考、有立场、有表达,但绝对是平易近人而又思考清晰的较为完整的李路明。

展览现场

苦涩与辉煌,悲情与悲壮
探寻李路明的视觉表达行迹和艺术经历,不难发现,重要的历史节点构成了其在艺术发展进程中的生命印迹。而“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社会政治运动,这些记忆不可避免地构成了李路明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命运和经历是和这个时代及变幻纷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急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重构李路明的历史语境,不难发现,他所处的20世纪80年代其实是这样一种境况:“那是一个‘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的年代;那是一个国门打开,西方思潮轰涌而入的年代;那是一个现实松动,机会萌芽,理想主义光芒万丈的年代;那是一个体制改革呼声很高,商品经济向计划经济叫板的年代……那又是一个在启蒙中晕头转向,在喧嚣中无所适从,在大量新思维、新知识、新问题面前,希望与失望混杂,冲动与压抑并存的年代。”①

展览现场
对于经过“文革”的苦难和知青生活的磨砺,及至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春风初醒,李路明历经多次的“革命”,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计划经济体制,迎来了市场时代的来临,亦经历了政治偶像的消失和资本神庙的兴起,他已经深深地内在于他生活的这个时代。但敏锐的学术判断,真诚的艺术思考,独立的艺术追求虚幻彼方,决定着他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路径中一走就是30余年。而30余年的变迁,也使他体验到辉煌,更亲历了一个又一个酸楚苦涩、悲情悲壮。如果说艺术是其证明自我的存在方式,是其感受生命、呈现生命、释放生命的方式,那么进行当代艺术的传播与推广即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亦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此时的李路明,已经从追求宏大叙事的惯有方式中走出。他开始拒绝宏大概念的束缚,转而开始追求生命个体的意义和诗意的自我实现。

展览现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是图书出版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有思想、有作为、有学识、有担当的编辑大有可为的时期。那个时期,一部电影、一首诗歌、一幅画、一部小说,既能让作者成为文化英雄,家喻户晓,亦能让编者成为业内翘楚。李路明敏锐把握住了天赐良机,适时在当代艺术的图书出版方面一鸣惊人。

展览现场
李路明和他的朋友们郑小娟、萧沛苍、汪华、李小山、邹建平、孙平、张卫、谭力勤,社外如吕澎、陈侗、邹跃进、鲁虹……他们用青春热血和艺术的激情与才情,由此开创了当代艺术出版中的湘军现象,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展览现场
从以下的图书及刊物的出版上即可窥见其超凡的努力,勤奋的耕耘和不懈的抗争。而这些书目也仅是他所出版图书全部的四分之一。
(一)《画家》,创刊于1985年,终刊于1991年,共计出版16期,推出的多是处于萌芽状态的艺术家。试刊号与创刊号分别推出了谷文达、尚扬,此后陆续推出了李山、黄永砯、藩德海、毛旭辉、周春芽、丁方、毛焰、王广义、张晓刚,其稳准狠的编辑眼光及前瞻性的学术深度,不能不让阅读者惊叹李路明过人的胆识和学术目光。但终刊的命运不能不说是时代的遗憾。

展览现场
(二)《现代美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第1本理论刊物,创刊即是终刊,令人匪夷所思在所难免,个中原因显然也不是李路明能解释清楚的。但他那努力探求的精神则并没有伴随《现代美术》的终止而停止,而是以一种勇往直前的激情继续默默前行……
(三)《艺术市场》,这本为今天的当代艺术市场留下珍贵艺术史记录的首家艺术市场刊物,仍未逃脱被停刊的命运。

李路明作品
(四)《当代艺术》(1992~1994),首次冠以当代艺术的名字,其领风气之先不能不令人敬佩其在学术立场的敏锐与敏捷。及至当代艺术名称滥用混乱时,其结局自然亦不用详细交代。
(五)《视觉21》,这本以视觉图像为主体,企图全方位深入探讨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化问题,图像学及文化研究并行,但可惜好景还是未能保持良久。

展览现场
(六)那么李路明与邹建平合作主编的《国外现代画家译丛(1988~1994)》之《米罗》《马蒂斯》《蒙克》《达利》《杜桑》《卢梭》《培根》《马格利特》《克利》,特别是李路明缘于邹建平对达利的狂热,适时对邹建平的当代艺术策略的统战,更成为一段佳话。
(七)而和陈侗合作主编的《实验艺术丛书》(1991~2005)之
《西方80年代艺术》
《西方现代派建筑艺术》
《塔皮埃斯回忆录》
《西方雕塑:二次大战前后的范例》
《与实验艺术家的谈话》
《重现的镜子》
《一个天才的日记·达利的秘密生活》
《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
《浴室·先生·照相机》
《打女佣的屁股》
《超级艺术》
《论摄影》
《与实验艺术家的谈话》(外国部分第2辑)
《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三卷本)
《让——吕克·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
《弗朗西斯·培根访谈录》
《被历史控制的文学——午夜出版社里的新小说和阿尔及利亚战争》
《癫狂的纽约》
《艺术之名——为了一种现代性的考古学》
《在影像之间——摄影·电影·录像》
《艺术史终结了吗》
《谈话即道路——对21位中国艺术家的采访》
《伊夫·克莱因:空心之火》
《与艺术对话》
《小武——贾梓柯电影》
《时间画面》
《60/90 ,新写实主义30年》
《影子·女人的盛典》
《当代艺术的三重游戏》
《为了一种新小说·快照集》
《迟疑·电视·自画像》
《反复》
《绘画唯名论》
《让·艾什诺兹》
《符号的较量》
(八)主编的《世界当代艺术大师丛书(1997-2002)》之《翻造西格尔》《双重科马尔与梅拉米德》《焦灼基弗》《制迷·巴尔蒂斯》《世界当代艺术家丛书》之《阿利卡》《彭克》《霍克尼》《世界当代艺术家画库》之《舍曼》《哈林》《巴尔蒂斯》《弗洛伊德》《波尔坦斯基》《霍克尼》《约翰斯》

展览现场
(九)艺术家个案包括
《方力钧》(第1本有正规书号出版的画册);
《马六明》《高氏兄弟》,即使在今天,这两本画册估计任何一家出版社也不会触碰,更奢谈出版成书;
《江湖飘》(中国前卫艺术家外传<上>),仅书名是否已经让今天的出版社退避三舍呢?
还有《绝代双娇·糖衣炮弹·陈翔羊》《三剑客·飞夜叉·张大力》《三剑客·神枪手·盛奇》《五毒·绣花蛇·朱昱》《兄弟伙·宋家二炮》《夫妻店·水泥观音·尹秀珍》《五毒.绵壁虎·萧昱》
(十)经李路明策划并主编的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史类出版物:
《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百年中国美术史1900-2000》《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中国当代艺术30年1978-2008》《中国当代艺术文献90-91》《人与建筑的解构》《通俗文化与艺术》《影像与后现代》《开放的雕塑》《现成物像与艺术》《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从新具象到新绘画》《黑白灰——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

展览现场
之所以不厌其烦罗列李路明编辑、策划、主编的各类当代艺术书籍,从中不难发现,作为一个视觉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文化立场及学术良知,这些书籍亦是笔者及笔者以外更多的阅读者洞悉当代艺术、了解当代艺术、走入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知识库。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艺术类书籍的助推推广,当代艺术是否还会拥有今天的繁盛与多元,至少李路明的概念范畴、思维理路、学术立场、精神诉求,伴随着这些图书得到了很好彰显。虽然他不断遭受被停刊的粗暴待遇,但其如此数量繁多、品类繁杂,既有着广阔的学术视野,又有着深度的艺术本体诉求的彰显,无疑是一种默默而且有效的抗争。这些用汗水交杂着屈辱的泪水书写着当代艺术史记录,非亲历其间是不能体察其间的苦涩的、酸楚的,其高尚而英勇,虽被停刊而犹荣的那种悲情与悲壮,但李路明把这个时代的思想牢牢地印在历史上。特别是连续出版的《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中国当代艺术史1999—2009》,更为当代艺术的文献积累、艺术史书写,留下了难能可贵又颇具史料性的历史文存。试想,如果没有李路明的穷追不舍和苦苦坚守,系统完整、脉络清晰、资料翔实的艺术史记录不知将去往何处?而在《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出版之后,不仅使吕澎在当代艺术史著述方面闻名遐迩,亦揭示出了深度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

展览现场
其实仅就这本当代艺术史书籍,亦揭示出了如汪晖在《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中所说的“短暂的90年代,是以革命世纪的终结为前提展开的,新的戏剧、政治、经济、文化以至军事的含义在这个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洛云平,若不加以重新界定,甚至政治、国家、群众等耳熟能详的范畴不可能用于对于这个时代的分析,视觉知识分子开始将目光从对过去的沉思转向对置身这个陌生时代的思考。”转折中的艺术方式多元多样,异彩纷呈,也出现了许多新表达、新问题,这是以往的艺术表达和艺术史书写从来没有遭遇过的,仅仅靠现成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也难以回答。但《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还是让湖南美术出版社、李路明、吕澎,着实“高大上”许多,亦悲壮、悲情和苦涩多多。这的确为当代艺术的艺术史书写留下了辉煌记录。虽然此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0》虽然完成了全部编辑工作,后改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世纪中国艺术史》同样是完成全部编辑工作后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但李路明以自我学术的严肃自觉而又默默地抵挡着非学术的入侵,并以当代艺术知识的敏锐判断和学术立场在当代艺术的推广普及方面持续不懈往前推进着。但社会的真实生存处境和普遍弥漫着的焦虑的生存体验,经济利益和生存压力,他愈来愈发现真诚的社会关怀,严肃的学术表达,热情的文化批判和真实的社会越来越疏离,而喧嚣的现实世界好像也对这些曾经是“价值”和“意义”的出版越来越陌生。这也导致他屡次请辞,终于得以展开理想的翅膀,遨游在当代艺术实践的广阔天空。
这构成了李路明个案研究的与众不同的品性,也是李路明艺术历程精彩而又辉煌的篇章。虽然历史已翻过了那一页,但其时代象征意义却愈发久远。如果就此止步,李路明就是一个颇具文化内省气质而又硕果累累的出版人,但李路明的视觉图像表达和视觉叙事逻辑再一次延续了李路明在出版上的不朽与传奇。

由青春颂歌到重新找回现实记忆
李路明虽然有着一副温和的外表,但难以掩饰的是他的确既有着特立独行的才情,又有着旺盛的创作激情。他行为坦荡磊落,做人做事和风细雨,不急不躁,及至艺术上,他则始终恪守自我的“二大纪律五项注意”,即“二大纪律”是“1.不要反讽,不要调侃。2.不搞前卫,不搞传统”。“五项注意”则为:“1.平易近人。2.内容决定形式。3.艺术不是绘画绣花。4.个人经验高于集体经验。5.对梁楷以来的趣味性保持警惕。”②(李路明2004年2月定)。

展览现场
从中不难发现李路明在艺术上的真诚思考与真知灼见。他将人生坐标由图书策划编辑出版开始转向视觉图像表达,希冀用自我的图像谱系、话语方式和视觉讲述逻辑与社会再相联系,并逐渐带给阅读者一种当代艺术史的又极富李路明个性化的视觉叙事逻辑。
前文已经讲述过知青磨砺给其留下了深深的生命印迹,这无疑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思想储备和艺术经验,而“文革”的苦难与“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也使李路明不得不把自己的命运和他所处的时代相关联。精神的狂想、生命的本能的压抑、个体命运的惨烈、神性力量及其光环的消退,终于迎来个人时代的到来,这也就是李路明强调的“个人经验高于集体经验”。各种小写字体、小字写的人开始代替那个大写的人,正是这些这个小写的李路明,却在之后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北岛和李陀在《今天》杂志“七十年代专号”的编者按中,着重说明了李路明这代人对中国社会的意义。“我们这里说的一代人,是比较具体的,主要是指70年代度过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一代人,这代人正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这种成长的特殊性造就了很特殊的一个青少年群体陈雅莹,青岛国税局而正是这群体,在‘文革’后的中国历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作用”。③

展览现场
艺术界的李路明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朋友肖像的视觉讲述,约在2001—2003年间,其黑白灰的图像表达方式和叙事方式已初见端倪。社会主义经验的文化记忆、生存方式,“文革”时期日常化的非典型图像,则唤起了一代人共有的集体记忆,深藏其间的是对青春的留恋忘返、歌颂与精神的召唤,文化的重建与利用,都市化进程中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困惑的表达姬云飞简历。在这些视觉表征背后,李路明有意识地建构了自我的图像体系,确立了自我个性鲜明的视觉修辞,他在表现自我,彰显自我的同时,也把自我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激情思考和盘托出。尽管这种思考充斥着孤寂、迷茫、困惑与忧伤,实则是其孤独内心的一种视觉显现。青春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唯有回归架上,才能重现往昔的青春颂歌,黑白灰色调弥漫着的是淡淡的哀怨与忧伤,迷离与彷徨及未来向何处去的迷茫失落与焦虑。这时期视觉讲述的主调是青春的、中国的、局部的,但绝对又是个人化的。

展览现场
但近期的《时间TIME》系列,李路明的视觉表达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转向。虽说感受到修辞仍然延续画中身边朋友的叙事路径,但仅从作品题目《时间TIME》即可发现,李路明的艺术视野及文化现实关怀的悄然递进与生成。很显然,这是对全球资本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生存现实,面对观念形态的更新,大众文化的兴起,图像时代的来临,和全球化侵袭,李路明必须重新找寻回应世界、回应时代的方式。巨变的时代,巨变的现实,唯有不变的却是人们之间的友情和亲情。当《TIME》封面上的伟人英雄逐渐消隐而去,代之而来的却是一个个身边既熟悉又熟知的朋友们。其突发奇想或说异想天开,的确又为阅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李路明亦直言不讳地讲到“所谓时代,根本就不存在,只有一分一秒的时间(TIME)才是真实的。只有身边的朋友,才是创造时间历史的人民群众,他们的故事才是《时间TIME》的封面故事。群众,只有群众,才是《TIME》的主角。”④当李路明选择《TIME》作为自我视觉语符和表达方式时,不仅展现出了一个国际视野中的视觉思考,其从地域的文化母题中逐渐走出,而走向了一种开放而又充斥着全球文化背景,并对当代社会发展情境有着深度体察和刻骨铭心经验,但黑白灰的记忆仍然挥之不去,带给阅读者的却是一种穿越国别、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的对视、对望、对话。这种隔空的文化想象和浪漫才情,亦成为此一阶段李路明式的视觉叙事路径。
当这些朋友、普通人经李路明的图像再造,不仅成功登上《TIME》封面,其边缘底层的叙事策略和文化关怀,唤醒的则是一种开放平等的观念,及身份、性别、种族、国家等问题的认识。而去掉技术与技巧,画出观念和态度,呈现真实的自己和立场,成为其表达路径的主旨。这些人像虽多是文化群体中的非主流,但他们绝对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良知与良心。他们既卓尔不凡,亦如李路明一样坦荡、真诚车衣裳,而又有激情和才情。

展览现场
这批创作包括《方力钧:被误读的呐喊》《吕澎:白面书生的革命》《李路明:继续的出版梦》《老邹:未醒的出版梦》(未完成)《陈侗:殖民的代理人》《肖沛苍:顶层的出版梦》《鲁虹:中国中部文将军》(未完成)《少峰:中国中部武将军》《伊灵:中国的一村之长》(未完成)《杨卫:中国艺术区故事的讲述者》(未完成)《英雄老段》《贺大田》《泥石流:入侵红色中国》(未完成)《红色领带的男人》(素材准备即常规肖像作品示例)《人之初》。这批人像或取局部,或取其典型特征,颇有种“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场景和典型人物的典型特征”。虽然展示的人像图景,并不是全貌,亦不是很清晰,但也能稍加辨析即可一目了然。这的确如生活中的看清与看不清,的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但阅读者看到的人文图景,却是我们应该看到的真实的人。但这显然来自于李路明的一场精心的布局导演,这是一种虚构的真实,但又的确不失为另一种真实的存在,其实是这些人物在现实世界的真实遭遇。而现实世界的纷纭变幻莫测也正如图像中的人的生存境遇,当生活中的你我他有勇气直面惨淡的现实和无聊的无奈的人生时,当一次次直面贫困绝望和死亡之时,就会发现闪耀于苦难中的坚韧怜悯、不屈和希望,这才是李路明视觉图像表达的核心主旨所在。这些人像还散发着动人心魄的深邃魅力,及如李路明式的沧桑过往。但这的确又是李路明的真实经历,真实的交往与真情与真实的记忆。阅读者盯着这些含混不清,却有着清晰的个人特征的图像看,会被眼前的虚幻情景所屏障。一种绝对真实的放弃,一种狂野而有力量的描述,一些暗灰、暗淡的笔触,捉摸不定的同时,却又孤独地存在,而且引人回味,亦能越来越接近、相对接近一种非具像的表达。出色的图像游移在存在与虚无间,漂浮在真实与虚幻间,但绝对又有着一种国际范儿。这又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纯粹的友情与真情的存在。每一次描述都是李路明和其描述对象的真诚交往,坦荡交流,其与众不同的观察方式、表达方式,或正面、或侧面、或厚重、或局部、或凸隐、或虚实、或明暗、或戏嬉、或呐喊、或深邃……别有洞天的视角,使这些人像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图像的朴素再造,微妙的表情捕捉、精准的眼神、细节的把握,真实与虚幻间,真情与真实记忆间,深邃冷静之外又兼有理性和激情,更有着浓浓的游戏精神和趣味横生之境。

李路明作品
由此阅读者亦可发现由出版人向艺术人不断转变的李路明,看到了由对青春的叙事重新找回了现实与历史记忆的李路明,看到了由局部问题、国内问题逐渐转向整体问题、国际问题,及透过局部国内问题转而对人类生存的整体命运的关注与忧思。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和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思考,更看到了一个由删繁去简,不断删去视觉图像中的多余素材而走向简洁与单纯但绝不简单的视觉图谋。

李路明作品
李路明和他的真实而又真诚交往的朋友圈,不仅构成了一个和谐多元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态,其间的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收藏家、艺术史学者、出版人……他们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艺术界,一个知识谱系,而这个艺术界显然助推并推动着中国的当代艺术走向了越来越广阔的公共空间。
而李路明希冀用视觉图像表达去蚕噬世界的野心也让阅读者对其抱有更高的期盼。
因为李路明已经续写了不朽的现在。
他必定会为阅读者带来不朽的未来。
2017年11月16日凌晨1:45分
于东湖三官殿
注释:
①吴昕孺:《遗弃:存在的传奇或者被传奇的存在》,《读书》2013.6P142,三联出版社
②李路明:《李路明2003年以来》,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③北岛、李陀:《今天》七十年代专号
④李路明:《时间TIME》之后传

虚构的真实与真实的记忆
——读方力钧的《手稿2012~2017》
文/冀少峰

在“@武汉2016/再识方力钧”展览开幕式上,我清晰地记得,主持人在开幕式上讲到“即使路途遥远,远隔万水千山,也难以阻挡大家喜欢方力钧的热情;即使风雪加交,地冻天寒,也难以抵挡大家喜爱方力钧的激情;热情、激情、亲情、友情,在今天汇聚成了一股股无比的盛情……”

展览现场
当方力钧驱车千里,风尘仆仆赶往武汉时,适逢当天气温骤降,狂风中弥漫着雨雪,大雾遮蔽了一切,整个艺术界朋友们的心都焦虑着,各种“慢开慢行”“保重”“休息会儿”“一定注意安全”……的友善关爱不绝于耳。及至方力钧抵达武汉,大家悬着的心,急切盼望的心,才平静下来。

展览现场
人们为什么如此迷恋、喜爱方力钧,而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而然和由衷喜爱,答案自然会有N多,但方力钧的一句话却是最恰当的答案。在合美术馆“另类生存:方力钧手稿研究展”开幕式上,方力钧的讲话就一句话,“我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酒精”,从中可以看到方力钧的真情、真实、真诚与真义。

展览现场
方力钧最离不开的就是朋友、友情,而朋友、友情也时刻印在他的心里。他以自我的真诚与宽容,开放、大气与从容,厚待他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展览现场
熟悉方力钧的人都知道,他有多个工作室。笔者有幸曾来到他在香港、宋庄和蓝顶的工作室,他永远处在一种游动的状态。而在游动的过程中,丝毫没有停止的是对艺术的努力探究和原创力的追求,扑面而来的是各种未完成的手稿,内容之丰厚,品类之繁杂,令你目不暇接,神采飞扬。墙上、地下、案几,各种堆满了完成了、未完成的、进行中的手稿。他的手稿柜子标签非常清晰,比如“进行中”“未开始”“进行中的肖像(油画)”“进行中的风景”“进行中的肖像”“样片”“样本”……画里画外透露着的是自我对当代社会的深度体察和艺术人生的洞察性表达,更彰显出的是并非令人晕眩的超凡技艺,实则透露着的是方力钧一种难得的清醒和令人惊讶的自信。那种永远沉浸在工作状态中的激情与趣味,非亲历其间是不能体察和经验的。

方力钧作品
方力钧作品
其实,人们对于方力钧的解读、了解,虽然有1000个读者就会有1000个方力钧,但他内心深处的友善、大爱、宽容、才情、激情……他创作不断,挑战不断,他不依附,不盲从,不虚伪,更不装,有时他的坦诚近乎尖刻。他精通历史,善于收藏,涉猎颇广。古秦汉印、古陶瓷、藏传佛教……而且尤善于读书思考。如果你不期然走进他的书房,你才能洞悉到他的自信缘何而来。书架上的《世界艺术史》(最新版),《中国书画论丛书》《汉魏六朝书画论》《唐五代画论》《初唐书论》《张怀瓘书论》《中晚唐五代书论》《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图画见闻志·画继》《宋代书论》《宋人画评》《清前期书说》《清代画论》《清人论画》《晚清书论》《中国现代绘画史晚清之部》《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不列颠百科全书》《曾国藩全集》《朱子全书》《中国陶瓷全集》……之所以不厌其烦罗列这些书籍,也可以感知一个视觉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而书房中的《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形图》《欧洲地图》……亦可窥视到他那世界胸怀、中国自信。这是否隐藏着他那对艺术史上的西方中心主义的质疑与超越呢?当方力钧一边和你谈天说地,谈历史、谈人生、谈艺术,谈生存境遇和现实关怀时,他一边又会笔不停息地游走在笔情墨意间,穿行在布面油彩和布面丙烯间……

展览现场
他开创性地开启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新方式,即在游走中、变动中、交游中的艺术思考。从艺术长沙到@武汉,他付出了自我超人的智慧才情与激情努力,以机敏而又智慧,且拥有罕见的超凡的大局意识、宏观意识、未来意识,以自我特立独行的品性和不间断的努力,及超凡的勤奋,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这个了无生机的艺术状态。如今的艺术长沙和@武汉,因为方力钧的格局和首创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当代艺术界的知名品牌。因而可以这样讲,方力钧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行动着的艺术家,行动,行动,再行动,不停息。这也构成了方力钧持续不断带来艺术新样式的动力源泉。过一阶段,他就会实验一批新创作任军号,带来一种新经验,不断颠覆惯有的视觉表达方式和视觉观看方式,不仅为当代艺术注入一股股清新的活力,陶瓷、版画、雕塑、油画,无论是尺幅,还是样式,亦或说材质,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种观念的更新与突破,实则是重新寻找自我的历史,重新找寻当代艺术与社会,世界及不同文明之间的连接点和通道,弥漫其间的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历史、现在与未来,本土与全球的关联,使传统文明和当代文明得到了有机协调和融合,进而实现了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情境下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当方力钧把一个个朋友搬到画布、纸上之时,朋友们的五官轮廓清晰,人物特征稍加辨析即一目了然,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立独行的品性,但又不和周围的人物相混合。倒着的、立着的、斜着的,生趣盎然,趣味无穷。看得出来,这些人物皆有着那种独立之品格,自由之精神,不随波逐流之辈。他们才情奔放,思想自由,可以游离到思想有多远,就能到达多远的境地。

展览现场
朋友们的细节也都很精准。图像的再造延吉供求世界,朴素的语言,精准的细节,微妙的表情,虚构的真实与真实的记忆间,真正的经历与难舍难分的痛苦的记忆间,将社会、环境造就的文化名人,重新还原到一个普通的人。毋庸置疑,这是一场虚构的真实,但的的确确这又是一场真实的虚构,但难能可贵的,这是一种比真实还要真实的纯虚构——真实的记忆间。笔意墨韵、笔情墨意间,又浸润着他对朋友的一往情深和无尽的美美记忆。走近这些手稿的阅读者往往亦如醉如痴,沉醉迷醉其间不能自拔,时时跌入方力钧精心导演的视觉人像中,充斥其间的来自方力钧心灵深处又不易察觉的在嬉笑中隐含着的那种真挚、真诚与真情。因为真,所以魅力无限而又久远;因为真,才能时时感染侵袭着阅读者的心灵。其最迷人之处是手稿中的人物能够穿越时间与空间,突破性别,交融在工作室的画布上、宣纸上,进而走向多样化的视觉表达间,最终又会相聚在美术馆的场域间。图像中的人物既相互凝视,又各自有独立的思考,但又都有着现实的生存状貌,或激愤或戏拟,或顽皮,或冷寂,或深沉……他们从繁杂的日常所精擅的领域和喧嚣的都市中,经方力钧的“搬”“请”“挪”“移”,得以在场域间,进行着谈不上交流的“交流”,孤独的图像虽看不出人的孤独,但头脑清醒的放逐却又扑面而来。

展览现场
方力钧的图像书写虽然展示的是芸芸众生,即使无论怎样的环境,这些人都像他自己那样,游走在社会的边缘——离群索居却又卓尔不凡。

展览现场
他精心布局展演的是一群激情而又理性,友善而又关爱,严肃严谨中又夹带些丝丝的游戏精神,将朋友们的生存境遇表现得浪漫而有趣味,既不煽情,却绝对充斥着浓浓友情。难怪李津在看到笔者的水墨人物头像时,动情地感叹道:“从方力钧画你的神情就知道你们之间的感情”。他还坚持把这个头像置于他的微信头像上很长一段时间。而当得知成都由于某化工厂的开建及对生态带来的破坏时,他又以一种特有的熊猫受伤脸缠绑带的图像置于微信头像,以此唤醒人们的一种生态良知与环保勇气的认识。其间,一个视觉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及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忧患意识,显然超越了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身份认定。这些都是方力钧真实的交往,真正的经历,及他在朋友相处时真正的细微之处与深情厚谊。

展览现场
其笔下的人物肖像时时还散发着一种动人的魅力和动人的深邃,使阅读者透过其图像世界看到了他们的内心,看到了他们的情感,及他们的过往经历和沧桑,体察到了寂静的盛宴和喧嚣的孤独。在其敏感细腻的心灵背后,徒增一种看似强大有力,实则弱势无助,金柳妍看似随心所欲,实则束缚重重,看似抗争,实则徒劳,看似激愤,实则悲悯、困惑与无奈。他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局外人的冷漠孤寂般的清醒,走出自我个人狭小的世界,密切而又倾心注视着你我他的生存境遇和现实处境。如果说这些图像表现的是否真实星爵的父亲,但他却让不可见的人变得依稀可见。面对这些熟悉而又亲切的朋友圈,如何挖掘对朋友们的深刻记忆,他的图像书写记录,阅读者感知到的就是这些普通人,但他们绝对都有着个人心灵的世界。他的视觉研究的中心,或者说主要的视觉叙事路径,始终是当代社会中的当代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而方力钧的朋友圈显然又构成了一个知识系统、话语谱系,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博物馆馆长、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拍卖行、收藏家、媒体、网站主编、画廊主、出版人、印刷人……一个艺术生态,活跃、冲动、和谐,而且富于激情,共同的理想又共创着一个美好的未来。恰恰是这个系统,在构建着、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广阔的公共空间,同时持续不断为当代艺术的多元与多样的鲜活表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展览现场
在风雷激荡、波谲云诡的时代变奏中,在大数据、大时代宏伟叙事中,个体的存在,个体生命的具体存在,个体命运存在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及背后存在的意义与人性的困惑,因而其笔下人像又时时散发着一种生命的活力和人间的亲情、友情与暖暖的温情,既洋溢着朴实生动自然,又时时显露着可亲与可敬。方力钧和图像中的他或她,在当代艺术的新征程中表现出的那种相濡以沫的默契与并肩默默地前行,实在是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精神内核。方力钧不仅游刃有余地在图像间书写游离,更深深地陶醉在书写朋友的图像间,亦深深享受着朋友的关爱和书写朋友的无尽乐趣,并在片段化的叙事中,揭示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纷繁思绪。

展览现场
他还经常笑谈我是学历史的出身,生活中的方力钧其实比我更了解历史。他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经常随身带些书籍,《忽必烈传》就是其中的一本。蒙古史,在今天的史学界越来越成为一种显学,并有新的研究与认识。虽不能洞悉其读《忽必烈传》的真实动机,但在中国融入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元代曾经的辉煌及中国在改革开放将近40年所带来的中国崛起、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自信,及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探究,其实深层之处在于希冀构建一个符合中国文明性格的现代文明秩序,其核心主旨应该在思考中国与世界的新关系及中国重回世界秩序的信心与努力,及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大国未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思考。他行走在石牌岭,这个曾经惨烈激战,将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牢牢堵在石牌岭外。石牌岭的荒芜萧疏,使他心灵震颤,忧愤无奈。他苦心孤诣追求历史的真相,自由思想的驰骋,及学术的真心探讨,其在精神上的求真与坚守,以期获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找寻到一种追索的趣味与快乐。他的这种对待历史事件的客观、深入、透彻与清晰,从反向角度也激励着我必须再读历史,深度思考,不仅要言之成理,更要持之有故,进而融入艺术当中去,并终将穿透意识形态的重重迷雾,去探究历史事件与人性的真相,进而呵护生命的尊严和自由。

展览现场
他虽然在人生和艺术上颇有盛名,但他却能始终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头脑。他以一种无分别心对待每个人和事,他持续不断地反省再反省,颠覆再颠覆,通过这种不间断反省,使他得以清醒地始终能够对社会现实抱有一种清醒认知,甚至是一种前瞻性的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转型的预知。唯有如此,他更能清醒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也使他能够逃离各种溢美之词的束缚和羁绊,一次次能够不断走向荒原、实验,一次次又能及时从荒原、实验中走出,从而再一次挑战自我及人们惯有的对艺术的认知,不断揭示出充满未知艺术的新鲜和当代艺术创新的无限潜能。

展览现场
方力钧亦很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名声。他持续不断地游走办展,他不缺展览,方力钧在哪个地方举办展览,即是对这个区域文化最强力的支持。如果说其大方慷慨,这包括时间的慷慨,才情的慷慨,资本的慷慨,他所说的慷慨,是那种舍得把时间给你的那种慷慨。但他把其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朋友身上。他亦可以完全安居在工作室,但不安分的天性及责任使命和文化担当意识,也使他在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创作时,尽可能地传播当代艺术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他不为名声所累,功成名就但又清醒异常。

展览现场
很显然,在艺术史叙事中,这些手稿不仅仅是方力钧创作主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段,更因这些手稿背后,闪烁着其创作主体思想的光斑,汇聚着他人到中年的圆融智慧和禅思。这些手稿透露出其背后深邃的思想。阅读者亦感知体察到了方力钧着力所建构的自我的图像谱系和视觉叙事逻辑,且能够把自我的真实、真诚与真情,巧妙而又深刻地隐藏其间。这些手稿既非轻描淡写,亦非一蹴而就,而是对艺术人生和亲情友情扎扎实实的深耕,阅读这些散发着时间刻度、创作主体的激情体温和思想力量的手稿郭潜,对于走近方力钧的内心世界无疑是迈出了重要一步。

展览现场
如今的方力钧,虽然人人欣赏他、喜欢他,虽然手稿展示出了他惊人的自信,及人性内心深处的真,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阅读者还是能够觉察到人世间不仅仅有艺术,还有友情、亲情,但难以掩饰的还是有种丝丝的孤独之意。但在这些手稿背后,一个更为丰厚,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未来意识,需要以后慢慢展开研究方力钧的新路径才刚刚开始。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手稿所带来的那种亲切、自然、生动,不拘一格与不拘成法,真的是既令人感到新奇,又令人艳羡无比。

展览现场
阅读这些手稿,也就阅读了方力钧,走近了方力钧,也就走近了这个时代。
因为方力钧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内核……
2017年11月13日晚10:50于
东湖三官殿

坏的又一天——姚益青、张宇飞和刘政昕三人展
美国艺术批评者哈尔·福斯特在2015年出版的新作《坏的新时代》中就已预言,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已经进入“坏”和“丧”轮番值日的时代。他把整个艺术体制看成是一个压抑而有抵抗的主体,那些未被整合进整体脉络中的事件,会被选择性地重塑,这就是典型的创伤性事件。

展览现场
近期的当代艺术界乌云密布,尽管艺术家早已说服自身,颠沛流离是艺术创作者的宿命,凭空落下的道道勒令拆迁搬离通知,还是结结实实砸中了本就焦虑不安,丧失安全感的内心。虽然平行时空的一端传来堪比艺术图腾的达芬奇名作《救世主》拍得4.5亿美元高价,似乎为人心惶惶的艺术界隔空打了一阵强心剂,但这就是画饼充饥的幻觉,ARTNET依然从1533位美国艺术家的调查数据中,报出四分之三的艺术家每年来自作品的收入少于一万美元,接近半数不超过五千。人人呼唤《救世主》,但是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回到本土语境,这里如同一片冰冷粘稠的黑色沼泽,光线尚未到达地面即刻被吞没。自从五彩斑斓奥运会裹挟的未来主义的泡沫崩裂之后,各种曾经金光灿烂的范式也相继失效。太阳照常升起,和昨天一样,混乱、无常和盲目,新的又一天再度开始。这是最坏的时代,任凭狄更斯乐观通达,恐怕都无法接下来脱口而出——这是最好的时代。

展览现场
这不过又是一个寻常的一天,依然在被资本主义欲望逻辑驱动中的虐和被虐之中煎熬和享受,依然没有救世主,艺术家是否就该抛弃艺术理想、停止探索性创作?还是我们能有别的选择?本次展览《坏的又一天》就聚焦三位逆境中成长的80后艺术家——姚益青、张宇飞和刘政昕。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皆以架上绘画这一相对经典的媒介作为首要创作手段,并基于各自亚文化趣味、后传统影响、时代综合审美背景,呈现了一个相互独立又声气相通的80后艺术家的切片。三位艺术家面对当下的艺术困境,运用各自擅长的语言结合长期关切的议题,谱写了一出层次分明、情境纠结的混声三部曲。
青年艺术家姚益青于1985年出生于湖南,自西安美院毕业后,他便远离所谓的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而选择定居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洼地——长沙。一直以来,长沙以娱乐产业闻名,当代艺术的萌芽在此始终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反哺,因此也未见任何大规模现象级的艺术流派涌现,艺术家亦是零散漂泊。而姚益青却一反青年艺术家北上出名的套路,深深扎根于出生地,这一选择也从另一个角度为其创作注入了独一无二的区域特色和在地情节。尽管坚持创作生涯多年,如今已过而立之年,姚益青却并未参与太多展览,与过度曝光之间保持有意无意的距离,亦为其创作的独立和深度保留了足够的空间,使得任何快速消耗的风向都无可避免地错过了他。

展览现场
在姚益青的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是故乡安化对其成长经历和艺术探索的影响:首先是多样化的攻击性俚语,艺术家将这些方言俚语(其中多为骂街和混名)发音时的身体内部形体感分布区域按分布区域与形状的变动顺序依深浅色排列组合在画面中,其中先发音的音节形体颜色浅,后发音的颜色深,以此来进行身体“气韵”的内部写生。再者是对于地方方言中诸多文字的主观性选择表达,他选出诸如痞话、带有身体器官意向的地名和文化批评中的暴力词汇,并将其转译到画面语言中,由于这些被鲁迅先生描述为“国骂”的词汇直接来自生活底层,最具地缘性风貌,带有强烈的攻击性,因此蕴含了该地区居民最原始蛮荒的基因信息。因此,姚益青的创作主线始终没有绕开对于语言、身体、气韵这三者密切相关又层层对立的综合关系。艺术家选择最粗俗易懂的方言作为第一层感性谱写,再通过系统学成的绘画语言进行第二层理性分析,最终呈现给观者的是一套逻辑自通的由理性文本经过身体参与,再成为一种与个体相关的私密的感性体验。

展览现场
姚益青的布面油画是以稀薄的色彩涂抹自由的笔触,颜色对比强烈,时常呈现大块拼盘,在极度趋向内心原初动力的同时,又不断反应出理性分析的效果——如一个个半具象的几何形状,搭配传统的光影技法,让观者在深入观察后拒绝将其归纳为“坏画”一波,但在绘画领域又找不到合理的罗列方法,这种令人焦灼的悬置,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艺术家创作中的另一个纬度,即与艺术史保持距离,只与创作者私人气息相关的独特的身体性,或者用学者刘洵的话总结,姚益青的创作是用西洋油画语言绘制蕴含东方气韵的“身体山水”。
本次展览中姚益青呈现的是全新作品《射虎行》,该作品延续了艺术家一直以来对于身体、语言、气韵的整合探索,集合了装置、绘画、声音等多重媒介,并以对观者开放的姿态提供时下最流行的“浸入式”观展体验。作品主体以多幅绘画构成,画面内容取自清代名著《日下旧闻考》中“国朝苑囿”章节描写清代的南苑景点,其中关键一句“乾隆三十六年御制射虎行,虎圈养虎林丞守,官家备物无不有”贯穿了展览主线。展厅中央放置的三个供观者进入的虎笼,则将平面拓展至空间,其中每个笼子都辅以展示绘画和声音的展架,整体形状为线条状的站立人型,三个虎笼中循环播放的声音分别为“射”、“虎”、“行”。而绘画则为艺术家反复朗诵单字,感受因发声带动身体内部震动、共鸣的区域与顺序,随后把画布比拟为身体,再描绘出来。除此以外,虎笼外部同步展出14张以同样方式生成的小画,分别取名为:《虎、圈、养、虎、林、丞、守、官、家、备、物、无、不、有》。

展览现场
青年艺术家张宇飞自川美毕业以来,就长期工作和生活于北京,期间多次获得重要机构的个展和群展机会。实际上,他早在2010年川美毕业展“开放的六月”上就凭借颇具特色的双联画(diptych)形式在一群仍然受到早前流行的“卡通一代”风格影响的同学中脱颖而出。更为确切地说,他的作品得以受到强烈关注,除了借用西方现代艺术获得形式上的突破,更是将观念摄影和绘画组合在一起,通过描绘绽放的花朵、人类牙齿局部的特写、被安装在建筑角落的摄像头以及葱郁的植物等看似叙事狭小实则贴近生活的场景与片段,宣告了八十年代中期出生的艺术家区别于老一辈艺术家充满意识斗争和阶级矛盾的宏大叙事、拥抱更为私人化体验和观念性抒情的新型集体形态。
自摄影诞生以来,其逼真还原现实的功能多次冲击了绘画作为人类观察记录客观世界的首要媒介的地位,也直接导致了现代主义的自我革新和演变。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再到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逐渐自觉地成为艺术家审视内心世界、表达深度情感的阐释方式。而摄影亦不甘落后,从忠实记录现实世界发展到如今,诸Wolfgang Tilmans和Cindy Sherman这些观念摄影大师,将摄影与后现代理论结合,塑造了摄影类别在商业和学术上的双重成功,也使得曾经被艺术拒之门外的摄影,正式登堂入室,成为缪斯殿前无可或缺的朝臣之一。张宇飞成长与学习于信息较为开放的时代,因此他的创作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千禧一代特有的国际化面貌以及去区域化气质。如艺术家自己交代的那样,他的作品其实没有固定的母题,基本上是以碎片采集的方式进行前期构思,然后将许多看似并无内在关联的图片并置在一起,继而产生新的意义,而后者的诠释则完全交给观者,这种提供开放式解读的创作逻辑,也十分符合当下解构一切的社会默认模式。关于新的意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者得以解读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而绝对性的悬置,则替语言描述的暧昧性和多元性打开了多重维度,而贯穿其中的,实际上是艺术家质疑一切的理性内核。

展览现场
在2015年的作品中,张宇飞将并置这个概念从形式拓展到了内涵——他开始利用一种“被训练化的人的形象去解释“虐”的主题”,具体表现为他将个体意识里的“施虐”、“受虐”和“被虐”一同并置在一起,主体在这个系统里不停地转换角色,享受过程,实际上这个供给自足的过程更趋近情感,而肉体表现只是冰山一角。
用肉体折磨去阐释精神层面的摩擦,实际上符合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提到的将内心折磨通过外部暴力呈现,以此起到对群体的震慑作用这一理论涵义。因此,艺术家从这批作品起,便完成了小资叙事到深层探索的心灵转变,也令其作品开始逐渐具备关怀人文、体恤众生的伟大气质。当电子媒介不断挤压艺术创作的有机空间时,绘画作为艺术首要媒介的存在就变得更加不可或缺。值得庆幸的是,依然有张宇飞这类年轻艺术家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拓展出绘画新的可能性。
艺术家刘政昕毕业于吉林美院油画专业,曾经追随导师方力钧,在其位于宋庄的工作室中工作多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师从方力钧银河冒险战记,但是他的创作与方标志性的“卡通化”样式却截然不同,实际上,刘政昕近几年的绘画作品中已经逐步形成了颇具个人风格的意象,区别于年轻一代更为关注的城市风景,诸如山峦、松树、悬崖等自然景观是他的重点表现对象。艺术家将这种题材选择归结为对物体质感的迷恋,他通过这种对质感的刻画方式传达独特的私人情感,画面通常以较为写实的绘画方法进行创作。
刘政昕早期的作品通常以人为载体,最近的创作则逐渐脱离人物塑性,转而纯粹取材于自然,着力于发现物体自然属性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形成过程中参与因素的不可复制性,并以这种唯一的特性为出发点,展开更多的探索可能。不仅如此,刘政昕将其创作视为通过表达真实的意识而还原创作本质的过程,并以此阐述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从刘政昕最近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类似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基弗的浪漫主义痕迹,如烧焦的黑炭般被涂抹于画布上的颜料,运用写实手法精心描绘的扁平图像,却因高度写实而呈现出三维立体的雕塑感,于是表现对象的体积感被恰如其分地传递了出来。而用绘画手段呈现拼贴效果亦是刘政昕独自探索出的创作语言,他试图与观者展开一种视差游戏,远看仿佛浮雕般突出二维画面的山峦百奥赛图,近看实则是运用透视技巧而描绘出的平面绘画。在这种矛盾和冲突感中,除了展现艺术家高超的写实技巧外,更体现了他对中西艺术创作范式的综合运用能力。

展览现场
如今绘画被多次宣告死亡,在多媒体艺术和行业风向审美趋新的双重裹挟下,绘画作为最传统的艺术门类如何焕发新的生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出新的未知可能性,是长期摆在艺术家面前的困难课题。出生于80年代初期的刘政昕,实际上横跨了中国当代艺术史裂变的缝隙——左边是由一批60后艺术家奠定的诸如“政治波普”、“玩世犬儒”等创作范式,右边则是学成归国的更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他们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并通过全球化流动而闯到了艺术领域的最前沿。刘政昕的创作融合了新水墨的直观面貌和油画的创作媒介,倘若不加以精确的学术梳理,则会沦为“借古求生”的过时表演之一。实际上,艺术家本人在采访中也多次透露,他并没有加入任何流派的意愿,艺术创作之于他是本能。那么在各方混战的当下,他相对逆于潮流和疏远喧嚣的退守,是另一种勇敢和坚定。
选择怎样的个人化的方式,面对这也并没有更坏的又一天?展览便是三位艺术家提供给我们的来自时间和生命的最好的答案刷牙歌歌词。
作者:admin 2014年0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