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梦之队工资帽【视频】风筝艺人张天伟:我玩了一辈子,把风筝玩成了非遗-贞观

【视频】风筝艺人张天伟:我玩了一辈子,把风筝玩成了非遗-贞观


张天伟一生都在不务正业。
80岁对他来说刚刚好。
1952年西安省立一中的图书馆角落里,一个少年正盯着本薄薄的册子,上面一篇介绍天津风筝魏的文章让他心动不已。“里面有一件公鸡斗架的风筝,借助一条辅线,两只公鸡在空中啄来啄去。而且,一丈见方的风筝能收进一尺来方的盒子里。“张天伟回忆说,”我当时想的是用一根线就让他们动起来。”
2015年我第一次在永兴坊的非遗展上见到老人的时候,他满头银发,正尝试着解开一人多长的巨型九连环,骄傲的神情像个孩子。隔一会,我见他摇着一把羽扇守在自己的一群风筝中,轻轻一扇,螃蟹的眼睛、蟹钳,连蟹嘴也一鼓一鼓,旁边有人啧啧称叹:“这老汉的风筝肚子里,比钟表还复杂!”老人眼睛笑的眯起来。

▲螃蟹风筝
撤展的时候,他三两下用手将仙鹤风筝的翅翼拆下,螃蟹也卸成一些部件,轻巧又规整的放进专用的盒子里。旁边的工作人员摊开手笑着:“这个忙别人帮不了。”他后来告诉我,你看,我就是要光凭一双手,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不管多大的风筝都能收进来。
一丈来方的“螃蟹”如此,“仙鹤”如此,“巨蝎”如此,二十多米的《秦俑阵》和《舞龙》依然如此。正如14岁那年暗自许下的决心。
鸡年快过年的时候,他突然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个小视频,两只栩栩如生的公鸡风筝啄来啄去,不时发出激烈的争斗声,乐得我笑的不行,连连点赞,他发来一只白雪公主的表情,提起裙角优雅地表示感谢。

▲斗鸡风筝
“我常忘了自己的年龄。”以80岁高龄坐公交车上上城五期,碰上抱小孩的妇女,他噌地起来给别人让座,自己一路站到终点。
我怀疑1952年跌进那本册子里的少年,从来都没有出来过。

手工艺是一个没落的行业,如今更多地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被请进博物馆里做客。在机器制造大面积革了手工艺的命以后,原来凭手艺吃饭的匠人生活堪忧,生存压力挤压下或者转行,或者固守困局。
张天伟不同的是,他做风筝原本就是因为“好玩”,好玩到花了一辈子,为风筝装了一套动力系统,实现了风筝的“智能化”,他要让“鸟”飞上天空时自己拍翅膀,让“猪八戒”飞上天空时“自己吃西瓜”,让“青蛙”在天空中弹跳起来。
实现这些精细动作的过程丝毫不亚于一项硬科技的攻关,机器制造也对他的风筝无可奈何,因为没有人能复制他的想象力。

▲猪八戒吃西瓜风筝
正如他作为第488位讲者登上“一席”的讲台时说的那样靠被潜了,他的梦里都是怎么实现这个动作那个动作,这种旺盛的思考和行动力倒是蛮符合他的外号——“老顽童”。一个只关心天空的不着地的老顽童,不爱抽烟,不爱喝酒,不爱打麻将,只爱风筝。
2015年的参加一次非遗展,因为早到的缘故周瞳探案系列,大家围坐在石桌前闲谈。他突然指着窗外,“快听高圆圆湿剃门,日本当年轰炸西安时的鸣笛,跟这个一模一样。”我意识那天刚好是9月18日。
西安大轰炸是张天伟最深刻的童年记忆,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前一天,7岁的他从开通巷的家里跑到大街上,男女老少都在欢呼,数不清的飞机压低身子从东边飞来,向西南飞去,他仰起头,一眼就看到飞机螺旋桨在飞速旋转。
很少有人留意到,在今天张天伟的所有风筝骨架内,几乎都有一个类似螺旋桨的风轮装置,那是风筝的动力核心庶妃不好惹。

▲仙鹤风筝
少时的张天伟家住在开通巷的张家大院内,离城墙不过一百二十米。毕业于上海美专的父亲会织毛衣,会拉手风琴,爱听秦腔,通园艺,还会做很大的风筝。
每年过年碑林区耍社火(也叫“耍故事”),父亲是主要的发起人和设计者。张天伟总是很得意地讲起孔龙震,自己参与设计其中一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作品,他主动建议父亲,由一个瘦瘦的手长脚长的高个子和尚弯着腰作为鹬的身躯,胳膊作为颈子,手当成嘴,完成了这个“故事”的设计,父亲很赞赏。

1985年的元宵节前后,张天伟和同事在城墙上忙活厂里参加灯会的作品。老城墙和他的记忆密不可分。童年时,父母曾带着他们弟兄姊妹在城墙内开凿的洞里躲避炮弹。他能很清楚地描述日本轰炸机空袭时,城墙上高高挂起的红灯笼。
这一年的城墙灯会上,张天伟别出一格地设计出挥舞着手臂的机器人花灯。当他漫不经心地在城墙上游走时,恰巧碰到长安区风筝协会的风筝展,他们一见如故。这段恰好的相遇在他的回忆里充满了冥冥中注定的神奇感。

▲蜈蚣风筝
冥冥注定其实源于心心念念。他已经太多年没有做过风筝了偷窥镜。“我(文革)那会自己偷偷做了个风筝,跟我父亲给我做的那个灯笼风筝一样,小一点山田五十铃。” 父亲曾做过一个巨大的灯笼风筝,qq梦之队工资帽用去三百多张麻纸,因为太大无法从大门出去,放飞时只好请几十名街坊帮忙三角迷踪,搭梯子从房顶上抬出院子。而张天伟偷偷做的风筝被妻子发现后直接撕了。
彼时的他成了西安互感厂的一位工人,在厂里专门从事机械设计雷罚圣人。这位被择优调入技术科的骨干人才,能完成机器所不能完成的零件,将厂里许多手工作业改良成半机械或完全机械化。
至今他的风筝工作室里,迷你车床、照明灯、袖珍小刨子、镊子、锉子、图纸一应俱全。

▲小龙头骨架
一切水到渠成,1986年4月,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与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同时在潍坊市举办。由张天伟在内的7人作为陕西代表参赛,他的灯笼风筝为陕西夺得了唯一一个银牌,此行也让他和同伴们大开眼界。
一直到1991年,他连续6年参加潍坊的风筝大赛,夫人一路相随勒德斯拉,往往一出场就惊艳全场。87年制作的动态龙风筝被一位加拿大人以5000元收藏,翁其钊后被印制在当地的邮票上发行。
88年,他加入手风琴元素设计的仙鹤风筝,不仅脖子、嘴巴可以灵活地动,还能发出叫声。美国的一家杂志这样评价他:“风力不仅使这只大鸟飞翔,而且赋予了它生命。”这个仙鹤的风筝原型草鞋虫,就来自当年的“鹬蚌相争”。

“你看,这个齿轮半径是另一个的二分之一,大的转一圈恰好小的转两圈,这里有个连杆梁天云,连接龙的舌头,眼睛的频率和舌头的频率不一样,头的频率和舌头的频率一致重生之仙欲,这里利用的是滑轮原理,承载的力刚好是四分之一……” 老人用图纸比着风筝骨架,给我讲舞龙风筝里,龙头的动力系统。为了让“青蛙”后腿有弹跳的感觉,他是如何从水车中得到启发的。

▲风筝龙头
每一个动作的实现,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配合,骨架的整体平衡,都要有一个全盘的考量。
仙鹤和螃蟹的动态完全不同,骨架也就完全不同,动作设计也就不一样,他花费大量的时间想,怎样让这些复杂的结构行云流水的传递动力。为了减轻机身的重量,齿轮是用易拉罐剪成细条折好的。

▲风筝齿轮
王智是西安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专职从事非遗抢救与挖掘,和张天伟是多年好友。他对张天伟的评价很感性:“这样的风筝艺人银龙马具,百年难出一个。”
一直不重样,一直好玩。所以当下,对于80岁的张天伟来说,就是最好的状态。见过他的工作室,再串联起他的经历金贞恩,我一度怀疑他的想象力并不只在风筝上。问他:
“你是不是原本要做的是飞行器,所以才把风筝做的这么好。”
他说:“我天生就对只要能离开地面升空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小时候是竹蜻蜓、孔明灯,航模,后来是飞机、火箭、飞船在内的各类天文知识。从1964年至今,除了文革时期停刊,我一直订阅有关航空知识,太空探索、飞碟探索的各类刊物。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只能是业务爱好罢了。文革前我就设计了一架人力飞机简图海灵菇,后来选择风筝因为相对来说投入少一些。”

▲给孙女做的太阳系模型
在他的建议下,儿子当年以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被西工大第一个录取,选择的专业是西工大的陀螺系。
张天伟从航天杂志上了解到陀螺仪是航海、航空、火箭甚至飞船上最重要的仪表,儿子如今是一名优秀的飞机工程师。孙子从西工大毕业以后考入北航,在美国完成硕士学位,跟儿子学的专业类似。
王智反问我:“这种飞天的情怀,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的传承吗?”

▲关于张天伟的纪录片
作者:和冰
贞观作者
相关阅读:
20多年前,我在《大话西游》剧组给紫霞仙子作凤冠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
美观LIVE今日文章《还记得太阳锅巴和蝴蝶表吗?当时的广告都是我手绘的》
那时候的黄金地段就是钟楼盘道和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和西大街次之。
当年省内的名优产品,海燕电视、黄河电视、山丹丹洗衣粉、双鸥洗衣机、蝴蝶手表等都是我们的主要客户,外地的品牌并不多。
也有国外品牌的广告,像可口可乐,雷达表,皮尔卡丹什么的在街头出现,他们的广告理念在当时很难被西安市民接受,还是我们的设计风格接地气,通俗易懂些。


长按上方二维码既可阅读本期『美观LIVE』文章
征稿启事
『贞观』 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逍遥天地游,与西安、陕西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详情请戳。

作者:admin 2020年10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