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群全域旅游 全景吉安-海穹文字坊

李建群全域旅游 全景吉安-海穹文字坊

李建群全景吉安 全域旅游
海穹/文 刘称奇 程新坤图

庐陵文化的精髓与行为特质,“全景吉安,全域旅游”,看上去应该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巧妙结合起来,便息息相关。
先从庐陵文化的精髓:“追求一流,坚守气节”谈起。
追求一流,我下意识想到“独占鳌头”这个成语。
中国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高高的石阶上刻有勇猛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有资格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语出元朝无名氏《陈州粜米》中的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多么大气磅礴光宗耀祖的时刻!我能想象到青春飞扬血气方刚的状元迎着巨鳌的石雕,踩着激越的心跳面带微笑登上台阶迎榜的情形。
江苏的苏州应该是全国地市州县中出状元最多的。按现在苏州市所管辖的6县区(包括吴县、常熟、吴江、昆山、太仓等县市在内)计算,状元达45人。45人,这是个什么概念?它占到中国有籍可考状元总数的10.04%,即全国的十分之一强。但是,倘若就苏州的古名长州范畴推算,则出状元17人。不管怎么说,苏州乃名符其实的中国状元之乡。
吉安古称庐陵,宋至清代以来,共出状元17名,与长州所出的状元一样多,这真是历史上的一大巧合。因为庐陵所产生的状元涵盖了今天吉安市全境,故与现苏州全境所出的45位状元相比,仍有差距,但17人已经是一个惊人数字,比全国有的省份还要多,也可称得上是状元之乡。
这17名状元是:
南唐的王克贞;
宋朝的有何昌言、文天祥等2人;
明朝的最多,共12人,为胡广、曾棨、肖时中、陈循、曾鹤龄、刘俨、彭时、彭教、罗伦、曾彦、罗洪先、刘同升;
清朝为刘绎与刘福姚2人。
其中,以现今吉水县分布的状元最多,达到5人。
庐陵的状元,无疑是无比优秀的,而对这片家园厚土及庐陵后学的激励与影响,无疑是无比巨大的。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全景吉安,全域旅游”的打造,传播与宣扬状元文化?我想办法有不少。
比如,可以出版一本书或者一本画册或者一部微电影或者一部电视专题片,名字都叫作《状元之乡金庐陵》。由各位状元所在地组织精兵强将联合打造,尽量挖掘整理出一些状元鲜为人知的轶闻传说、谱碟记录。
又比如,可以择地兴建一处庐陵状元陈列馆。里面集中展示庐陵历代17位状元的生平事迹、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著作论述等。并辟出“吉安高考状元榜”陈列空间,对全市每年的高考状元进行简要描述,以激励更多吉安学子发奋苦读,力争上游、回报家乡。同时,在陈列馆里布置一处“状元讲堂”,可以邀请吉安籍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田径、记忆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刘虹、王峰等人,来“状元讲堂”向市民与青少年代表讲课,以传播吉安好声音、传递青春正能量。
再比如,可以选择一处景区(主要从古村、古街当中选择),向游客开放“庐陵状元及第”的民俗演出,里面可以掺杂一些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演,可以包含庐陵乡村服饰、传统美食等方面的展示。当然,这项民俗表演也可开发成参与体验式的节目,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广大游客带子女真正过一回“状元瘾”。
坚守气节,可谓庐陵先贤最鲜明的品格风范。
庐陵的良田沃土,既滋润了稻栗菜蔬,让其茁壮生长,味道醇厚;又滋养了一群怀揣天良的正直之士。他们笃信三尺头上有神明,有一把尺子在测度,有一杆秤在掂量,有一盏心灯永远在闪烁耀眼的光芒。
这里,我先要说说几位庐陵状元。
吉水的罗洪先,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中了状元后,在朝廷任职没几年,便借守丧等事由,闲居桑梓。主因是当朝权奸结党营私,罗洪先不愿同流合污。朝廷多次催他返京,无奈遵命,又因上书劝谏世宗勿沉迷道教而被削职为民。权力熏天、飞扬跋扈的内阁首辅严嵩颇为欣赏罗洪先的才干,想将这位江西同乡招入圈内,助己一臂之力,便亲自写信给他,请其回京担任要职。面对这上天落下的馅饼,罗洪先不为所动,回书简约,掷地有声:“愿毕生老于林壑之间”。
新干状元何昌言,先后5次弹劾陷害忠良的“六贼之首”蔡京,5次被免职或降职,仍百折不挠与奸贼斗争。
庐陵最有气节的当属今青原区的文天祥了。

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选择了有史以来为中华文明作出杰出贡献的巨子精英40人,以浮雕颂之,其中便包括文天祥,可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文天祥气节的集中体现,莫过于他的两首诗,一是《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着多少中华优秀儿女,在反抗外来侵略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谱写了一曲曲泣天地、动鬼神的信念之歌,完成了一个个气壮山河的灵魂之舞。
二是《正气歌》。其中最著名的诗句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室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诗中所言的正气,虽来自孟子之语,却不囿于一般的意识及精神,而专指忠贞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专指正义与正直。
文天祥,将气节升华到一个特别高的境界,不仅在浩繁的庐陵文化之间耸起一座丰碑,而且丰富并提升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让更多的文人志士,从此拥有一个仰之弥高的精神座标。
除了状元,庐陵几位进士的壮举亦值得称道。
宋徽宗汉和五年(1115)的进士杨邦乂,在元军疯狂进攻江南,南宋皇帝和大臣纷纷逃命之际,率孤军坚守南京城。城破被俘,金人用尽诱术,杨邦乂誓不投降,咬破手指写下“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之血书。金人暴跳如雷,凶残地将其割舌剖胸剜心。
南宋建炎二年(1128)进士胡铨,坚决反对秦桧卖国求荣,呈《戊午上高宗封事》给皇帝,首倡杀秦贼以谢天下,誓不与之共戴天,被两次流放共23年,回朝廷后仍不畏缩,依旧力主抗争,与主和派针锋相对,不屈不挠。
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邹元标,敢于秉公直言而遭受廷杖的屈辱,留下“割不尽的韭菜兜,打不死的邹元标”俗语而千古传唱。
泰和,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北宋文豪黄庭坚任县令后,远近达官贵人纷纷乘舟而上拜谒他。由于黄庭坚内心憎恶迎来送往、溜须拍马,希望过清静淡泊的日子,以便腾出宝贵时间体察民情、读书习字。不少人到泰和后,得不到黄庭坚的热情相迎,不要说到码头上接送,就是陪游吃饭也颇难,遂心生怨恨,认为他高高在上,缺乏人情味,便奔走相告:泰和码头高。有一次,黄庭坚一上司了解到泰和盛产乌鸡、茶叶、茶油等土特产,想过来“捞点油水”,遂溯江而上。黄庭坚接到上司后,直接带其登临江边的快阁。当上司看到快阁匾额上镌刻着黄庭坚所书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时,顿感愧疚,再不想索要土特产了。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是黄庭坚在《登快阁》中的诗句,既写景,又表明自己澄澈清明的心迹。应该说,黄庭坚廉洁刚直的品性,与庐陵大地的素朴民风及浩荡奔流的正气密不可分。庐陵正气也影响着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书法家颜卿,他因忠谏而得罪权贵,于唐永泰元年(765)被贬至吉州任司马。他在庐陵城乡广置书馆学舍,传播正统儒学,远离市侩小人,高风亮节,刚正坚毅。离任后,庐陵人建颜鲁公祠以纪念。
正可谓:红土孕育天地良心,庐陵出产浩然正气!
我们要传承庐陵文化当中“坚守气节”的精髓,就不能只盯住吉安县与青原区这两处与文天祥紧密相连的地方,也不能只盯住本土的先贤,而要放宽眼界,宣传与庐陵有密切联系的历代“坚守气节”的名人(含游历庐陵或曾经在庐陵为官的外地人士),同时将“气节文化”融入各地的古村、陈列馆及各种民俗表演之中,让更多的景区成为红色教育培训场所与廉政教育实践基地。
接下来,谈谈庐陵文化的行为特质:放眼天下、崇文重教、传扬家风、团结拼搏、忠义报国。
放眼天下,其实跟吉安人自古以来“耕读传家、建功立业、胸怀祖国”的理念吻合。遥想古代,“三千进士冠华夏,状元之乡金庐陵”,何其荣光!而今,除了立志成才闯天下的宏伟抱负众人有之,回归田园的“乡愁情怀”亦成为许多人放眼天下的“核心要素”。为此,我觉得有必要建设一条贯穿吉安全境主要古村的“乡愁记忆”旅游带,使之逐渐成为开放式一条龙服务的“乡村博物馆”。
大部分于宋明以前开基兴建,诗意地栖居在以吉州、青原、吉水等为中心的钓源、渼陂、燕坊、陂下等主要古村,好像一座座赣民居博物馆,又宛如一幅幅古巷幽幽、书香袅袅的民俗画。可以在通往这些古村的途中,打造以下特色景点:

打造反映农夫荷锄、牧童骑牛、碾房故事、织机呢喃、山村理发师、圩场修鞋摊、上工木匠、村头爆米花、穿村走户货郎担、叮叮当当打铁佬等内容的“乡愁记忆”系列雕塑、剪纸或主题壁画,利用废弃的渡槽、破旧的桥梁、荒芜的护坡等地方,以彩绘、雕刻等艺术手法,将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乡愁记忆进行直观展示,并串点成线;收集石磨、风车、背蒌、鱼网、蓑衣、犁铧、镰刀等众多农用品以及各种农活、节气、习俗的图文实物展示,兴建一批“乡愁记忆”展示馆;在一些交通便利的生态农庄,打造集野菜采摘品尝与“儿时游戏(包括跳房子、跳猴皮筋、弹球、弹弓、射箭、骑竹马、滚铁环、踢毽子、丢手绢等)重温”于一体的“乡愁记忆”体验餐馆。

当然,这条旅游带中,还要包含历代“放眼天下”的庐陵先贤(如文天祥、欧阳修、解缙、杨万里、胡铨等人),以及“庐陵商帮”代表人物文春元、周扶九、胡品高、萧云浦、胡元海等人轶闻传说的人文景观。可以让众多游客在“重回童年重温乡愁”之后,潜移默化地忆起庐陵千年荣耀,从而自觉地放眼天下,立足当下。
崇文重教历来是吉安的传统美德,农村素有“团箕晒谷,教崽读书”“锅铲有响,先生开讲”之类的民谚,温润简略,透出一份夹缝里生长的决绝,一份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

南宋嘉熙四年(1240),白鹿洞书院弟子江万里出知吉州兼提举江西常平茶盐。淳祐元年(1241),江万里见白鹭洲地处赣江中央,四周诸峰环拱,而洲上又是江水回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契合李白诗中所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意境,是读书讲学、著述论理之佳处。江万里景仰“先贤”,阐扬理学,培养人才,其情切切,于上任的羿年便“因命构楼,开讲学之堂,创立白鹭洲书院”。首立六君子祠,祀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又建道心堂、文宣王庙、棂星门、云章阁、万竹堂、浴沂亭、风月楼、斋舍,将《白鹿洞书院揭示》揭示于道心堂;置田、聚书,集郡中九邑诸生讲肄其中。
江万里以白鹿洞书院为榜样,创建白鹭洲书院,目的是敦教化、兴理学、明节义、育人才。淳祐六年(1246),江万里擢升左丞相兼枢密使,离开吉州,然“其志念在国家,其精神仍在庐陵”,常叹“平生士气之乐,唯鹭洲一事”。后来,在国破家亡之际,江万里与其子江镐,毅然率一百八十多个家人投止水池殉国,希望以自己及家人之死,唤醒“天下忠义节烈之士闻风而起,聚集万千众人之力,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德文章不堕宇内。”
可以这样说,是庐陵这方厚土,白鹭洲书院袅袅升腾的书香,润泽出江万里的千古道德风范。
白鹭洲书院从南宋淳祐元年江万里创建后,历朝科举皆盛。宝祐四年(1256)科举,书院生员文天祥高中状元,同榜吉州进士39人,当年全国举进士360名,占了全国同科进士的九分之一,理宗皇帝亲书白鹭洲书院匾额褒扬;宋景定三年(1262),邓光荐、刘辰翁同科登进士第,同榜吉州进士47人,使白鹭洲书院名震朝野;明建文二年(1400)和永乐二年(1404),吉安生员连续两届囊括状元、榜眼、探花;清咸丰元年(1851)乡试,“俊者八名皆榜于门“,遂使白鹭洲书院从创办至清末,科第连连,“名胜烂吾门,满院桂子繁”。
清代嘉庆年间修建的遂川县堆子前燕山书院亦很有名。它是天井院的建筑群,假歇山顶,建筑占地约3000平方米。前有棂星池、院门、马厩,二进为书楼,西侧设有对厅、厢房,并与文星阁相接,文星阁楼中央设孔子牌位,文星阁和书楼顶棚留存字画,丹青墨韵,风采依旧。
在白鹭洲书院、阳明书院、燕山书院、龙江书院、复古书院、禾山书院、匡山书院、皇寮书院、光禄书院、兴贤书院等名望书院的辐射下,近514所古书院在庐陵应运而生。
“书院文化”是吉安的一张金字招牌,完全可以在打造“全景吉安,全域旅游”中大放异彩。
譬如,可以开启“白鹭洲书院”与“阳明书院”两大讲坛,邀请省内乃至全国的知名作家与学者不定期来“白鹭洲书院讲坛”或“阳明书院讲坛”开讲。大的范畴可以讲庐陵文化乃至包括国学等在内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小的方面可以谈谈王阳明“致良知”心学、传统村落的保护、非遗文化的挖掘等等。假以时日,“白鹭洲书院讲坛”与“阳明书院讲坛”,将有可能成为与湖南“岳麓书院讲坛”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的全国知名讲坛。
譬如,还可以开发一条全国首创的“青少年古书院游学”夏令营线路,贯穿白鹭洲书院、阳明书院、匡山书院、燕山书院、龙江书院等知名古书院。
传扬家风,既是庐陵文化的行为特质,也是时代要求。我们可以在一些家风纯朴人才辈出的古村建设“家训陈列室”“家风体验馆”等,让“亲子游”成为主打部分。还可以拍摄欧母“画获教子”、陶母“教子惜阴”等庐陵贤母的动漫影片,让家风传扬赋予鲜活生动的载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团结拼搏,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庐陵文化里头,已打上深深烙印,像庐陵先贤年少时结伴苦读,像庐陵商帮“抱团取暖”求发展,等等,不一而足。并影响到革命斗争时期,井冈儿女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辉煌走向辉煌。

为此,我认为吉安要结合“团结拼搏”这个庐陵文化行为特质,注重三大平台建设,切实推进三大发展理念,整合资源打造一处庐陵文化微缩景区。
三大平台建设包括:一是校园平台建设。要在井冈山大学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办庐陵文化选修课,开设“文化庐陵”青春沙龙与“文艺庐陵”公益讲座,建成一座校园庐陵文化传承馆,使庐陵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到更多年轻人的精神世界,顺势培养有文化担当的旅游从业后备人才;二是特色小镇平台建设。可以开展“十大庐陵乡愁小镇”的评选活动。可以将高陂、富田、永和等特色小镇连成一线,开设“庐陵特色小镇三日游”项目;三是对外宣传平台建设。可以设立一批有吉安本土特色,并能波及全省乃至影响全国的文化奖项,在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中颁发。吉安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可以设立一个“庐陵文化”奖,专门奖励对研究宣传庐陵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吉安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欧阳修与“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故乡,可以分别设立“欧阳修散文奖”与“杨万里诗歌奖”,面向全国征稿,专门奖励国内优秀的散文与诗歌作者。三个奖项,所需费用不多,但因为涵盖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庐陵文化与中国两大历史名人,影响肯定巨大。
三大发展理念,首先是树立大文化理念。一方面,庐陵文化要与吉安红色文化、绿色文化、非遗文化等本土文化融合;另一方面,庐陵文化要与网络文化、影视文化、舞台文化等现代文化融合;同时,庐陵文化要与江西省内的客家文化、道教文化及省外的各种先进文化融合,不断取长补短,推陈出新。

其次是推进大旅游理念。通过大古村旅游(将渼陂、钓源、燕坊、陂下等古村景点串珠成链,整体推向旅游市场),大井冈旅游(将井冈山红绿相映的资源与邻近的古村、古庙、古桥、古民俗等庐陵文化资源整合,形成“大井冈”观光圈),大门票旅游(挣脱地缘与部门束缚,实施大门票体制),将庐陵文化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是形成大开放理念。通过引进人才研究庐陵文化,引进产业升级庐陵文化,让庐陵文化走出吉泰盆地,走出江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打造一个庐陵文化微缩景区,即“梦回庐陵”景区。择赣江边开阔地兴建,包括“梦回庐陵”山水实景演出场地、庐陵传统手工艺一条街、庐陵民俗美食一条街、庐陵古玩字画一条街。重点是打造一台一小时以内的情景歌舞剧《梦回庐陵》。内容梗概如下:
吉安市白鹭洲中学一位九年级男生中午至白鹭洲书院一棵古樟树下看书,看着看着打起了瞌睡,冥冥之中梦见文天祥年少时在书院读书的情形。少年文天祥带着男生,神游庐陵大地,感受彩辇、喊船、盾牌舞、草龙、鲤鱼灯、东园龙、添丁节、吃新节、永新小鼓等众多民俗表演,并登青原山净居寺诵诗品茗,赏后河旖旎景致,在吉州窑学习制作“木叶天目”……短短一小时之内,荟萃吉安最主要最精彩的民俗活动,并集中展现各地的优美风光,使《梦回庐陵》成为一部传承庐陵文脉与“崇文 正气开放 图强”城市精神的文化大戏。
《梦回庐陵》剧组演员以庐陵传统手工艺一条街、庐陵民俗美食一条街、庐陵字画一条街的民间艺人、服务人员、业主以及市内部分骨干文艺工作者为主。平时这批人主要在景区展示传统工艺品制作、民俗风情与琴棋书画茶道表演、传统美食加工、做好服务等,旅游旺季则统一组织到《梦回庐陵》剧组表演,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
庐陵文化最后一个行为特质是忠义报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里,我来讲一个“义潭三千血”的故事。
公元1277年7月19日夜,元军攻陷永新城。文天祥妹婿彭震龙等将领被俘,均宁死不屈,其中彭震龙被腰斩。余部刘颜张段吴龙左谭八姓义士及其族3000多人,在退往城西的峡谷中被元军包围。这里南北均为悬崖,城内河道的主轴禾水自西向东从峡谷中流过。禾水北岸一条小径乃唯一通道。
义军坚守在峡谷中,与元兵顽强战斗。他们的刀砍钝了,箭用光了,就搬来石头扔向元兵。惨叫声、呐喊声不绝于耳。有的与元兵近身搏斗,用牙咬,用匕首刺;有的与元兵抱成一团,骨碌碌滚向附近的深潭同归于尽。更震撼人心的是一位英武年轻的战士,身中数箭仍手握一杆义旗,鲜血从他的指缝间汩汩流出,浸润了旗杆,浸润了脚底这块他无比挚爱的红土地。
惨烈战斗从旭日东升一直延续到夕阳西下。义军死伤不少,干粮也已经全部吃光,怎么办?元兵越聚越多,一位面目狰狞的元军吆喝:“活捉这群野蛮人,然后把他们的身子踩在脚底,再吊起他们,砍去头颅,看谁还敢抵挡我们这支战无不胜的元军?”
“滚出去,强盗,你们才是杀人如麻的野蛮人”!
“士可杀不可辱,我们宁死不投降!”……
义军将士嘶哑着嗓子喊着口号,声音此起彼伏,汇成一股巨大的气流在峡谷里回荡。然后选出一批身强力壮的战士继续抵挡元兵,其余则一个个身绑巨石,手牵着手,沉潭而亡。最后抵抗的几名战士相拥着奔向潭边,悲壮地一起大喊:“决不投降!”然后自刎,倒向深潭。
后人为纪念这3000余将士,将皂旗山隔江相望的山岭改称“幡竿岭”,并在壮士殉难处竖一石碑,上刻“忠义潭”。
一群人无一任过南宋官职,本无须承担勤王义务,但他们深知如果元军南下,江南势必一片焦土,生灵涂炭。与其如圈豕家鸡,引颈就屠,不如铤而求生,故高擎抗暴旗帜。这群人胸膛中荡漾着与文天祥一样的浩然正气,血管里流淌着与文天祥一样的澎湃热血,骨髓里奔涌着与文天祥一样“忠于国家、坚贞不屈”的壮怀豪情。这种集体殉难的普通百姓壮举,在中华史册上十分罕见,光照千秋。
其实,在吉安各地像“义潭三千血”这样感天动地的故事还有不少,我们可以创意设计出“忠义园”、“忠义故事汇舞台”等人文景观,让爱国主义主旋律在旅游大潮中铿锵奏响,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更加奋发有为。

作者:admin 2019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