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装机助手中国又一位巨星陨落,然而我们对他却知之甚少。-慈怀读书会

中国又一位巨星陨落,然而我们对他却知之甚少。-慈怀读书会
来源:网络、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综合:由青年湖南(ID:gqthns)编创

总有一些人,我们知之甚少,可他们是真正的巨星,中国的骄傲,国家的功臣。他们是杰出的,更是伟大的。
——兹心
5月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称: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宋伊娜,于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网站截屏
吴文俊院士,
37岁凭借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
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3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攀登数学机械化的高峰;
世纪之交,捧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然而我们对他却知之甚少。

来源:百度百科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
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46年到中研院数学所工作。
1947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
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荀巨伯探友。

在法国学习时的吴文俊
新中国成立后,
吴文俊于1951年回国,
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
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
全国政协常委、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
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
—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
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
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1970年代后期,
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
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
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
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
首届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4)、
邵逸夫数学奖(2006)、
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
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

吴文俊为母校110周年校庆题词
数学大师中的“老顽童”走了

吴先生此次住院是因在家不慎摔倒,
脑出血入院治疗。
4月11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去看望他时,
病情已经趋于平稳。
他的主治医生笑称:
“爷爷很可爱,也很配合治疗。”
但进入5月又恶化。
吴老是个十分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90多岁的他还经常一个人
去逛逛书店、电影院,
偶尔还自己坐车去知春路喝喝咖啡。
95岁时,他光脚穿皮鞋在家走动劝君多采撷,
说这是懒人最好的锻炼方法。
他满头银发径直竖着,
胖胖的脸上架一副眼镜,
高兴时脖子一缩,笑了。

吴文俊在泰国
70多岁时还坐过山车,
当被记者问到时,
吴老脖子一缩,又乐了:
“那是不知厉害,
上去以后简直要命了白眼狼君。
当时在香港开数学家大会,
我做完大会报告就跑到公园。
工作人员不让坐,
我说自己身体好得很,
不到70岁,骗了一下混进去了。”

1978年,吴文俊全家福
晚年的吴文俊一向有“老顽童”之称。
5年前,他在接受线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己对于“具体的知识”,
已经知之甚少。
如今“主要是在看小说”,
“各式各样的小说、好看的小说”。

吴文俊与夫人陈丕和
吴老平时喜欢历史小说。
他说:像玛雅民族的历史,
突然中断了。我很好奇。
前段时间,中国月球车登月了。
月球很奇怪,win10装机助手总是半个面孔对着地球,
另一面不知道什么样郭圣然。
有很多人类不知道
但非常重要的东西等待研究和发现。
他评价“日本的侦探小说有意思”。
在他看来,
日本侦探小说反映深刻的社会背景,
不像英国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那样,
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来吸引人。
这位数学大师当时还说,
在数学上自己“还可以有所作为”
——“我想我还可以做一点事情。
能够做到多少就不敢说了。”

2014年吴文俊先生95岁生日
中国数学梦: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

吴文俊是数学界的“泰斗”,
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
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李冠廷“吴示嵌类”,
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吴文俊在数学界最关注的事情,
莫过于数学的探索研究和发展。
“我想知道数学界在进行哪些探索,
金融数学进展如何,
统计和运筹搞得怎样,
西部地区的年轻人申请基金是否困难。”
吴文俊说道。

江泽民为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左)、袁隆平(右)颁奖。
吴文俊曾与中国老一辈数学家共同提出
“中国数学要在21世纪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成为数学强国”的宏伟目标。
吴文俊补充道,
当时还提了“三步走”和具体规划钱云会,
想把全国数学界动员起来,
实现“率先赶上”的中国数学梦。
我做梦都在想哪个领域赶上去了陈寿福。
不能外国人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火锅鸡的做法,
应该让外国人跟我们跑。
这是可以做到的。
现在看,中国数学梦在部分领域已成真。
中国人用机械证明定理,全世界都认可。
以前认为,计算机只能用于计算,
现在还能用于证明,
计算机的作用就更大了。
自谦:数学是笨人学的

尽管已经不亲自带学生,
但吴老一直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
他看不惯现在少数年轻人
“跟着外国人跑”的做法,
他说:“如果光是发表个论文,
不值得骄傲,应该有自己的东西。”
他始终强调年轻人
要有独立的思想、看法,
敢于超越现有的权威,
绝不能人云亦云。

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在给中科大少年班的同学上课
说起自己成功的经验,
吴老首先想到的是:
“做研究不要自以为聪明,
总是想些怪招,
要实事求是孤儿怨结局,踏踏实实。
功夫不到,哪里会有什么灵感?”
“数学是笨人学的,
我是很笨的,脑筋‘不灵’暴风男。”
可就是这样一位自认为“很笨”的人,
总能站在数学研究的最前沿。
上世纪70年代,
吴文俊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
他敏锐地觉察到计算机的极大发展潜能。
受计算机与古代传统数学的启发,
他抛开已成就卓著的拓扑学研究,
毅然开始攀越学术生涯的第二座高峰
数学机械化。
为了解决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的问题,
他年近花甲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
那时,在中科院的机房里,
经常会出现一位老人的身影,
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
有很多年,吴老的上机操作时间
都是整个研究所的第一名。

来源:百度百科
正是这种日积月累、刻苦努力的“笨功夫”,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
他用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终于获得成功。
面对各种荣誉,吴老却看得很轻。
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
他说:“我不想当社会活动家,
我是数学家、科学家,
我只能尽可能避免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他曾谦逊地说:
“不管一个人做什么工作,
都是在社会、国家的支持下完成的。
有很多人帮助我猪场动力网,我数都数不过来。
我们是踩在许多老师、朋友、
整个社会的肩膀上才上升了一段。
我应当怎么样回报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呢u4战队?
我想,只有让人踩在我的肩膀上再上去一截。
我就希望我们的数学研究事业
能够一棒一棒地传下去。”

感谢吴老为我们做出的杰出贡献!
送别!吴老,一路走好!
*本文原题:《再见,大师!数学老顽童吴文俊走了,年轻人却对他一无所知》

回复“置顶”张墨锡,小慈告诉你如何一键找到“慈怀读书会”。
回复“微课”,收听慈怀课堂的线上微课。
回复“线下”唱k小鱼仙,了解慈怀读书会线下活动最新通知跃韩。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慈怀线上微课冯溪。
作者:admin 2018年07月25日